亭长小武小说全集下载

第78章 惜乎军不利 拭恨蹑坟茔2

杜少翁颔首道,少翁极知太子心意。望太子听臣一言,既来到臣处,就得遵循臣的安排,不经臣允许,千万不能出门。臣家虽贫,粗茶淡饭还是有的,每日饭食,皆由犬子亲自送进。少翁不才,平日也有几个相知,定会和他们商量,找机会上书皇帝,为太子辨冤。不过,臣等一向粗鄙,不知太子身边可有能文之士?皇帝平生颇好艺文,奏书如果写得深恻感人,只怕能事半功倍。

刘据环视了一眼众人,把目光定在小武身上,道,久闻沈君擅长刀笔,兼精儒术,非寻常俗吏可比。敢请沈君代作,不知沈君可能俯允?

小武思忖了一下,道,臣才疏学浅,不过懂得一点律令文书而已,岂敢说兼精儒术?然如今乃非常时刻,太子既然有命,武岂敢不从?

杜少翁喜道,好,待沈君作好奏文,臣就交给臣那几个相知。没有消息千万不可出门,切记切记。

太子道,一定。

接下来的时间,他们就日日隐藏在杜家后院,不知过了多少个朝夕。寒冬天气,地室中不见天日,只有几盏油灯相伴,非常寒冷。他们想杜少翁本来家道中落,陡然家里来这么多客人需要供给饮食,将会更加捉襟见肘。在这贫窘的情况下,如果时间拖得越长,就越有更多的变数。不过还好,十多天后,杜少翁下到地室,带来了好消息,他笑对刘据说,臣托付壶关三老籍长孺上书,为太子辨冤。皇帝好像颇有感悟。

刘据大喜,果真如此么?实在太感谢杜君了。

杜少翁欣然道,是啊。也靠沈君奏书文采斐然,否则天子也未必那么容易被打动。

刘据道,的确要感激沈君,真乃公卿之才。沈君写完,我前后吟诵了数遍,非常喜欢和感动。没想到沈君年纪轻轻,对人情如此了然,像那“故父不父则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真是得儒术之精粹,我自以为从小精熟《公羊》、《谷粱》二经,却不如看沈君这几句让人发蒙。

杜少翁笑道,沈君阐述“积毁销骨,众口铄金”一段,真是一唱三叹。臣这几日日日吟诵,都烂熟于胸了。他说着口中吟道:“昔者虞舜,孝之至也,而不中於瞽叟;孝己被谤,伯奇放流,骨肉至亲,父子相疑。何者?积毁之所生也。由是观之,子无不孝,而父有不察。今皇太子为汉嫡嗣,承万世之业,体祖宗之重,亲则皇帝之宗子也。江充,布衣之人,闾阎之隶臣耳;陛下显而用之,衔至尊之命以迫蹴皇太子,造饰奸诈,群邪错缪,是以亲戚之路隔塞而不通。太子进则不得见上,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无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恐惧逋逃,子盗父兵,以救难自免耳!臣窃以为无邪心。《诗》曰:‘营营青蝇,止于藩。恺悌118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往者江充谗杀赵太子,天下莫不闻。陛下不省察,深过太子,发盛怒,举大兵而求之,三公自将。智者不敢言,辩士不敢说,臣窃痛之!惟陛下宽心慰意,少察所亲,毋患太子之非,亟罢甲兵,无令太子久亡……”

小武忙躬身谢道,杜君如此抬举,武深为惭愧,只是不知皇帝陛下有没有下诏赦免太子?

杜少翁道,现在还不能知道皇帝的确切意思。不过此书奏上,皇帝虽然没有报文,却令尚书赐籍长孺黄金百斤,并善言抚慰,可见已经不再怒恨太子。不过臣想,皇帝要撤回系捕太子的诏书,还有个情绪的转折过程,太子且放宽心,再等待几日罢。

刘据有点沮丧,唉,皇帝一日不下赦书,我就一日不得出去,真不知哪天是个尽头。

杜少翁安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她因为奶奶的矮柜拥有了连通古今的奇妙能力,从而成为了荒年中苦苦守城的镇南王的有力助手。 当大雪封城之际,她毫不犹豫地送去了羽绒服、羊绒衫、雪地鞋、极地帐篷以及大花被等物资,为守城的人们带来了温暖。 在食物匮乏之时,她又及时送去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包括粮食、水果、鱼虾肉以及每天不重样的小零食。 而当敌军凶猛攻城之时,她更是提供材料,助力制作机关战甲车。 最终,边城得以守住,镇南王也变得天下无敌。 而
佚名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我喜欢用ai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佚名
小小假太监
小小假太监
佚名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穿越 】+【 系统】 + 【双世界融合 】顾辞意外猝死,穿越到权谋争斗的庆国,成了个守城小兵,在命悬一线的时刻,他觉醒了霸者无双系统,杀敌就会变强。十年时光匆匆而过,顾辞在南征北战中为庆国平定了无数叛乱,征服了多个敌国,让庆国的疆域不断扩张,威名远扬四海。但就在他满心以为即将功成名就之时,庆帝却收缴了他的兵权,只封给他一个地处偏远的小城城主之位,顾辞心里清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给那位集万千宠爱于
顾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