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再看到两个儿媳妇脸色都不好看,难免有些担忧,对不对,人之常情嘛,除此之外,还有小儿子的工作怎么解决……”
吧啦吧啦一阵解释、引导,加上杨师傅也是老演员,他立刻恍然大悟,“懂了懂了。”
随即说道,“导演,您看我先演一遍,是不是这么回事。”
说完便现场进行表演。
陈凡看了一遍,觉得差不多了,便点了点头,转身喊道,“再来一遍啊,第三场第七条,开始。”
坐在导演席上,一连拍了八条,陈凡才喊停。
今天的拍摄结束,吃瓜群众心满意足,也开始慢慢退场。
还有人在兴高采烈地议论。
“杨师傅老当益壮啊,表演起来跟真的似的。”
“那还用说,演了二十年的话剧,那还不是手拿把掐。不过,我怎么感觉杨师傅他们刚才的表演,跟舞台上的表演有点不一样啊。”
“这个我知道我知道,人家陈导演说了,电影跟话剧不一样,话剧要尽量夸张,声音要大,要不然后排的观众都看不清、听不见。
而电影不同,那镜头对着你的脸在拍,稍微做点表情,就会放大,你们得想想,那电影银幕有多大啊?演员的一点小表情都被放大在上面,观众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你再夸张,那不成笑话了吗?
所以啊,杨师傅他们的表演都是经过调整了的,为了个这个,听说武厂长还亲自跑了一趟京城,从北影厂请了两位表演老师过来指导,要不然杨师傅他们都不一定能被选上。”
“不是吧,要求这么严?”
……
没理会外面的纷纷扰扰,陈凡翻看了一下拍摄日志,便将资料丢给边慧芳去整理。
呃,虽然小边同志是作协的人,可她的领导都被借调了,顺便把她也借调过来,很合理吧。
其实昨天吃饭的时候,陈凡就是随口开玩笑地问了一句,要不要跟自己过来拍电影。
边慧芳小同志二话没说,当即满口答应下来,连大权在握的外联部都不要了。
本来陈凡以为许启珍会拦一下,毕竟机会难得,刚毕业一年就能作为副厅干部的助理、掌管一个热门科室的杂事,可不是谁都能有这样的机会。
但许启珍不仅没反对,反而还鼓掌表示赞同。
于是陈导演便多带了一个助理进组。
不过这个助理只负责他个人的文书工作,电影副导演还是负责掌镜的况明义。
此时拍摄结束,况明义便跟救火队员似的,东奔西跑指挥剧组收摊,并安排明天的拍摄计划。
陈凡则坐在椅子上,拧开茶杯喝了口水,旁边立刻有负责剧务的小姐姐给他满上。
武厂长见陈凡忙完,才快步走过来,拿出找朋友买到的中华烟、从底部推出几支出来递过去,又随手拉了把椅子坐下,笑道,“陈导可以啊,第一天拍摄就拍了八条,这效率真不低啊。”
一条就是一场戏,后世拍电影,有监控器、有各种设备配合,一天也就能拍20条左右。
而现在设备不行、还普遍缺胶片,必须要排练几十次、确定没问题之后,导演才会正式开拍,这样的效率自然远远不如后世。
效率低的时候,别说一天拍一条,就是几天拍一条也不稀奇。坦白说,刚才拍完之后,武厂长自己都吓了一大跳,拍摄进度这么快的吗?
而一部电影,根据类型的不同,总共有50到150场戏不等。
总的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