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焦点在于,皇帝你得按照我们的想法行事……无论对错,只要你按照我们预设的道路走,就认可你是个明君,否则……
自求多福吧!
……
……
清宁宫。
怀恩前去拜见周太后。
明着说是致仕前最后一次前来问候,其实连周太后都知道,怀恩是想趁着离开朝堂前,利用她来给孙子施压,以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两只老狐狸,在这个时候好歹保持了相对的和谐,维持着表面的和睦。
“怀恩啊,哀家记得当年我入宫时,你就在了,内官监、御用监、御马监和英宗时的东宫你都供职过,到吾儿登基后终于拔擢你入职司礼监并充任掌印之职,多少年咱都是一起扶持着走过来的……”
周太后道,“如今你生病,哀家也很难过,却不知该如何帮你。得知皇帝给你在宫外安排了住所,哀家很高兴。从此以后你在京师便有了家,以后可以时常让来瞻去给你看病,就算最后不能痊愈,也能减少病痛折磨,多享几年清福,不是挺好的吗?”
怀恩道:“是啊,走得安享,远比走得痛苦要好许多。奴婢感念陛下的恩德,没齿难忘。”
周太后问道:“你最近有见过来瞻吗?”
怀恩无奈道:“张国丈染病在身,已经许久未曾上过朝。若是有可能的话,真想前去拜访。只是……”
“那倒是挺可惜的。”
周太后打断怀恩的话,道,“来瞻这人就是如此。就算他没病,也想着逃避,不想面对繁复的朝政,更何况现在他真的病了……或许明明只是小病,他想多躲一段时间,结果却搞成了大病。
“他这人就像是一头倔驴,怎么吆喝鞭打都没用,哀家已经教训过他很多次了,老不知长进,唉……”
说到这里,周太后真就像怒其不争一般。
自己认的这个大侄子,明明自身拥有的条件那是全方位碾压朝中诸公,甚至有机会独揽朝纲。
偏偏怎么督促都没用,就想当一头偷懒的倔驴,怎么提溜都没用。
怀恩马上听出其中蕴含的意思,当即劝慰:“如今太皇太后见到的,只是张国丈主动呈现出来的,也是故意让世人看到的一面,将来如何,尤未可知。
“朝中有些人根本称0不上忠臣义士,如果非要与此等人往来,而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份,甚至坏规矩办事,那将来霍乱朝纲是迟早的事情。”
周太后闻言笑了起来:“怀恩,你对来瞻成见不小啊。”
怀恩叹道:“老奴只是想在离开朝堂前,杜绝将来某些人祸乱朝纲。新皇登基日短,尚未稳定人心,且如今已到朝中新老交替时,若今后上位之人,都是靠钻营,不遵循常规,朝纲一旦乱掉,今后实在不知该以如何方式去矫正。”
“咦?你这话算几个意思?”
周太后皱眉不已,喝问,“难道是想说,吾儿当初做的那些事,到吾孙这一辈,又会重演一次吗?”
怀恩起身,毕恭毕敬地道:“正因有先例在,才怕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发生。如今朝中虽有不少正直老臣上位,用心辅弼新君,可如何能保证,他们将来能够时常面圣,并对陛下的行为善加引导?”
周太后听到这里,显得很不耐烦,捂嘴打了个呵欠,表现出一副不想再听下去的架势。怀恩道:“太皇太后,您慧眼如炬,应该能看出其中威胁,不能因为您跟张国丈之间有私交,而罔顾朝廷纲常法度于不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