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一玮思想超前,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卫国华工作严谨,有前瞻性的大局意识。其实,作为西川的一把手,他完全可以及早做一些思想工作,使这两个人的矛盾至少不会发展到今天的地步。但是,他没有,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他有他的想法。凭着多年的经验,他一直认为,二三把手之间有点矛盾对他来讲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有矛盾是正常的,这样他们相互之间就会相互牵制,相互促进工作。反过来讲,他们会更加靠近他,求得他的支持。如果他们太团结了,意见太一致了,往往就有可能拧成一股绳共同对付他。所以,他没有必要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既不希望他们多么团结,也不希望他们一团和气。他倒是赞成他们有些矛盾或者分歧,这样反倒对大家是一种制约,或者说是一种监督,这样对谁都好,对整个班子都好。
苏一玮当上代市长后,他已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他有一点轻狂和自傲,甚至还有一点对自己权威的挑战。尤其在人事安排问题上,苏一玮的多次建议使他有点不快,而苏一玮所提的调整方案,又明显地含有拉帮结派排除异己之嫌。他不好直接否决,不是怕直接否决了得罪人,而是怕伤害他的工作积极性。因为他很赞赏苏一玮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能力,希望能够让他充满自信地把这几项大的工作抓好,切实为西川的经济建设干出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来。于是,他只好把这个问题留在了会议上,他知道到了关键时刻,在牵扯到苏一玮和卫国华各自权力的时候,卫国华会站出来与之针锋相对的。而他,就等着火候,当他们的交锋到无法开交的时候,适时地出面加以平衡,这样才能使他们共同感觉到他这个一把手的分量和作用。现在,他感觉到时候了,只好习惯性地轻轻咳嗽了一声,才开始说话。
“我来说两句吧。刚才听了一玮同志和国华同志的发言,各执一词,都有道理,也各有偏激。偏激倒不怕,意见不同也不怕,怕的就是一团和气,死气沉沉。如果真是那样,反而不好,我们的班子就成了一潭死水,没有活力。事不辩不明,只有公开地辩论,才能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人事调整也是如此,只有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调整的目的,激发起每个人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长处,为共同加快我们西川的经济建设奉献出他们的聪明才智。我很赞成你们所说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的说法,我们党委就是要管好人用好人,如果用不好,就是我们的失职。综合一玮同志和国华同志的意见,我考虑这样好不好?既然赵守礼的统筹能力比较强,就调往市政府担任秘书长;白金本同志要调整也可以,在一个单位待久了有待久了的好处,也有待久的不好处。可以调整,但不是调到气象局,而是调到市教委去接替赵守礼同志的工作。据说建委的李建设同志年轻有为,可以提拔上来,给他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气象局的章士元不适应工作也不要勉强他了,同意一玮的建议,把他放成调研员,另外可以考虑从年轻干部中选拔一个上去。我们先把这几个有争议的人确定下来,其他的人就好安排了,你们看,怎么样?”
苏一玮认真地听着关天宇的发言。他知道,卫国华绵中藏针的发言无疑戳到了他的疼处,也击中了问题的要害,虽然自己对赵守礼有些偏爱,而事实上也不能否认他在工作中的一些失误。如果赵守礼的事情办不成,白金本调不走,这不仅仅是对得起对不起赵守礼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他在市委这边的地位问题。这将意味着他这个第一副书记以后很难控制市委了。当卫国华毫不客气地向他一步步逼近的时候,他的计划全部乱了,他甚至对这次有多少胜算没有把握。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