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长小武确有其人吗

第69章 天子常寝疾 储君日忧茕1

了。

司直安慰他道,臣以为自杀倒也不必,皇帝并没有派使者簿责,君侯还是回书,说不敢辞职,一定勤勉职事,皇帝也就会息怒了。

石庆喃喃地说,那就先试试,不行的话再死不迟。他当即写奏书上交使者,骂自己愚妄,不该辞职贻君父忧。皇帝见到他的报文,果然也就息怒,赐书勉励。

石庆的丞相职位最终被公孙贺代替,免职归家之后常常慨叹,现在的天子真不好侍候。当然这番话都是对最亲密的人讲的。当石德也以儒学精湛被皇帝征为太子太傅的时候,他的父亲石庆就举出自己的例子告诫他,一定要更加小心谨慎。石德一个劲地点头,任职后第一件事就是上书,称自己不能接受太子太傅一职,因为那是他父亲任过的职位,如果坐在父亲的寺署里办公,作为人子,会感到不安的。皇帝得书大喜,觉得石德果然是名父之子,恭谨忠孝,于是下诏,任命石德为太子少傅,而且规定,只要石德在少傅的位子,太傅一职就一直空缺。好在太傅和少傅虽然名称有别,秩级倒也完全一样,都是二千石。石德得到这个清闲的官职,又是在自己父亲留有余泽的太子家任职,心想只要熬到当今皇帝宫车晏驾,那么自己以太子师父之恩,将来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的。可是皇帝晚年的乖戾,渐渐让他觉得这个希望日日趋渺茫,照这个趋势,他不但不可能以师傅的尊位佩上那万石的紫绶金印,而且很可能随同太子被赐死。即使太子不废,只收到皇帝的谴书,他也随时可能会以“教导太子无方”的罪责首先坐诛。他自问教导太子不能说不称职,举凡儒家的一切经义,他无不尽心传授。他有足够的资格和理由为自己和父亲的成就而骄傲,太子不就是一个恭谨谦让的人君么?他将会比大汉所有的皇帝都仁慈,都懂得善待臣下。他敢说,只要太子即位,天下马上不会有兵戈之忧,百姓将安居乐业,公卿大夫也廉谨有让。可惜他等不了这一天了。他跪坐在太子的面前,想起父亲和自己所受的委屈,想到自己一生谨慎,却仍然逃脱不了被诛戮的命运,愤怒像毒蛇一样,不停地吐出信子,一时间一生积累的恭谨和节制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他说,太子殿下,如果江充真的得到诏书,驰围明光宫搜索,那么应当早点做好准备,干脆首先将他系捕,派能干狱吏穷治其奸诈。

刘据惶急地说,少傅君,他既然有诏书,我们将他系捕,岂非犯上作乱?也正好坐实了他的诬告啊。且为人子者,死则死耳,终不能反戈以向君父。

石德道,太子别忘了,《春秋》记载,晋献公的太子申生被后母谗言,自缢于新城。《春秋》并不认为他做得对,反倒认为他应当先诛谗贼,使自己的至诚上达于君父。如果只是为了一个“孝”的虚名而自杀,对国家社稷又有什么好处呢?申生一死,接下来就是晋国数世的祸乱。《春秋》认为,这就是申生之罪也。现在太子的情况正是如此,如果让江充诬陷太子得逞,太子不肯自明反而自杀,皇帝纵使以后能明白太子的忠心,又将悔之何及?而且江充得逞,将尽力掩盖真相,大肆杀戮。臣恐怕太子之冤,将沉埋千载啊。

刘据头上汗水涔涔,道,已经冬月,明光宫里竟如此之热——《春秋》里有这样的话么,天,我的头很疼,真是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了。

石德道,当然有,就在《左氏传》里。

刘据烦躁地摆摆手,少傅君不要说了,让我再想想。

石德叹道,太子三思罢。或者也可以暂时隐忍不发,打开宫门,让江充搜索,如果他没有搜到便罢。如果他硬要栽赃诬陷,那么太子就千万不能再迟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她因为奶奶的矮柜拥有了连通古今的奇妙能力,从而成为了荒年中苦苦守城的镇南王的有力助手。 当大雪封城之际,她毫不犹豫地送去了羽绒服、羊绒衫、雪地鞋、极地帐篷以及大花被等物资,为守城的人们带来了温暖。 在食物匮乏之时,她又及时送去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包括粮食、水果、鱼虾肉以及每天不重样的小零食。 而当敌军凶猛攻城之时,她更是提供材料,助力制作机关战甲车。 最终,边城得以守住,镇南王也变得天下无敌。 而
佚名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我喜欢用ai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佚名
小小假太监
小小假太监
佚名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穿越 】+【 系统】 + 【双世界融合 】顾辞意外猝死,穿越到权谋争斗的庆国,成了个守城小兵,在命悬一线的时刻,他觉醒了霸者无双系统,杀敌就会变强。十年时光匆匆而过,顾辞在南征北战中为庆国平定了无数叛乱,征服了多个敌国,让庆国的疆域不断扩张,威名远扬四海。但就在他满心以为即将功成名就之时,庆帝却收缴了他的兵权,只封给他一个地处偏远的小城城主之位,顾辞心里清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给那位集万千宠爱于
顾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