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门下最劣等的弟子。杨露禅听了,羞惭不已,遂立志要入陈门。可是陈家技艺是不轻易传给外人的,所以正式拜师时,就被陈清平拒绝了。“过了几年,陈清平对杨露禅拜师的事早已淡忘。一年冬天,忽然来了一个哑丐,天天为太极陈打扫门前积雪。太极陈知道了,很可怜他,就收他做佣人。一天,太极陈正在教家中子弟和门人太极枪法,忽闻房上有赞叹之声。太极陈的弟子门人以为是江湖上来寻仇卧底的,几乎把这人废了,幸得陈清平及时制止。一看之下,竟是那个哑丐,而且那个哑丐竟然说出话来了,他就是几年前拜师被拒的杨露禅,因为仰慕陈家太极,不惜委身为佣,志在偷得三招两式。“陈清平知道了,大为感动,就在垂暮之年,把他收做关门弟子。杨露禅聪明绝顶,不过七年,就尽得太极陈的真传。在杨露禅出师的时候,太极陈吩咐他到京师闯万,希望他去京师创立太极派的门户。“杨露禅单枪匹马入京华,果然不负乃师所望。当时京城的王公贝勒,都雇请了许多武师,其中尤以一个叫肃王的得人最多。杨露禅便投到肃王府中,公开向所有的王府武师挑战。他订的挑战办法很特别,在比试场中,四面张上绒绳织就的细网。他因为不愿树敌结怨,恃技伤人,所以提出了这么一个别开生面的比武办法,让被他打败的人,摔在网上不会受重伤。“他是一番好意,可是众王府武师却把这当作是对他们的蔑视。而且杨露禅生得身材矮小,很不起眼。大家都觉得他太过自负,京城中好手如林,怎容得一个初出道的小子,如此猖狂。“可是事情竟出众人意料,一个又瘦又矮的杨露禅,和北京所有高手轮流比试,只见他不费吹灰之力,在举手投足之间,就把一个个武师掷入网内。只有一个八卦派的董海公,和一个不知姓名飘然闯来的怪客,和他打成平手。杨露禅因此受聘为肃王府的教师。”丁剑鸣说到这里,在眉飞色舞中忽又慨然对丁晓说道:“太极派丁、陈两家,都负天下重名,你祖父的武功技业,谅也不在杨露禅之下,只是他为人淡泊,无此机缘,也无此志趣,所以就让陈派出尽风头了。”丁剑鸣言下似乎很羡慕杨露禅。哪知丁晓听了,却忽地皱起双眉,说道:“爹,我不同意您的说法!”丁剑鸣愕然地看着丁晓,半晌才说道:“你这话什么意思?”丁晓急忙解释道:“爹,您别生气。我是说杨露禅虽然本事了得,可是他给满洲的亲王做武师,也不算得英雄好汉!”那丁剑鸣捋须强笑道:“你有志气!可是许多事情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杨露禅若不是公开挑战王府武师,哪里会这么快闯出万字,那是成名的捷径呀!不过杨露禅虽做了王府武师,可也不像你想的,就这样做了满洲人的奴才呀。他也很懂得民族的大义。这也就正是太极拳虽曾盛极一时,却在北方没有留下几个传人的原因。”丁晓初听,心中暗道:“我才不想那样走捷径!有了本事,成名不成名那又有什么关系?”继而听到父亲说到杨露禅王府授技,其中还有内幕时,不禁肃然问道:“爹,这又是怎么个讲究?”
丁剑鸣道:“杨露禅压根儿就不想把真正技艺传授满人。他在肃王府没多少时候就告假还乡,由他的儿子杨班侯替他做王府教头。杨班侯更绝,当时王府内武士三千,都要跟他学太极拳,他也来者不拒;可是他却每在喂招时,把那些武士摔得头穿额裂,甚至弄成残废。杨班侯说:‘太极拳是不打不教的,你要学就得准备挨摔。’那些武士纷纷知难而退,不过十天就减了一半,再过一月就只剩下百来人。而杨班侯还是不拿出真功夫来教他们,故意把太极拳的架式放大了,打起来好看,也可以强身,但却不能实用。后来三千武士学成的只有吴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