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全文免费阅读百度

第547章 番外 我是能臣(五)

后世的史书对鲁亲王评价颇高,就是现在的人提起鲁亲王也是赞誉居多。

这让现在还活着的,比鲁亲王年长的一批世家勋贵很是无语。

当年他是多么的人嫌狗憎,只怕也就他们这些老人知道了。

已至中年的鲁亲王对此赞誉非常自得,他是立志要做能臣的人,如今果然就成了能臣。

谁能想到当年的纨绔皇子,小小年纪便能看到人生尽头的他会一步一步走到如今?

虽然摇晃,一路上也没少摔打,却是一直前进着的,一直未曾后退和停下。

于是,在年轻一辈的眼里,鲁亲王是威严,德高望重的王爷,在比他年长一些的长辈和同辈们面前,他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型。

年长的长辈喜欢用他作为例子教训跟他同龄的儿子,你看看人鲁亲王,当年读书读书不成,人嫌狗憎,还好女色,你至少还比他端正些,结果越长越长,你倒是像猪油蒙了心一样越来越不堪,你怎么就不能学学人鲁亲王更进一步?

已人至中年的儿子们:……

他们气得不轻,然后转身就把自个的儿子拎过来教训,“每日不读书,就知道斗鸡遛狗,以后你们是鲁亲王吗,年轻时怎么混蛋都行,长大掰过来就好,你们掰得过来吗?”

年轻一辈正好与鲁亲王的儿子同龄,闻言不满道:“父亲,您骂我们就骂我们,为何要牵扯鲁亲王?”

“就是,王爷德高望重,他虽宽厚,但您这样说传出去让他听到了也不好啊。”另一个儿子也顾不得忤逆他爹,声援他哥哥道:“虽然您不如鲁亲王体谅我们读书艰苦,但我们还是很心疼您的,这些话传出去,鲁亲王打上门来怎么办?”

当爹的气得不轻,“那不是体谅,那是放纵,你们以为鲁亲王为何不要求王府的几位小公子艰苦读书?就是因为他自己就读书不成,想当年我们都还年轻时,你爹我是京城里响当当的一号人物,而鲁亲王则是一个纨绔耳……”

他还知道这话不能传出去,因此压低了声音,只算做跟两个儿子的悄悄话。

然而两个儿子并不相信,一脸一言难尽的表情看着他。

当爹的气,跳脚问,“你们这是什么表情?”

忍了忍,最小的儿子没忍住,问道:“既然父亲年轻时候这么厉害,而鲁亲王这么……嗯,纨绔,那为何如今扬名天下的是鲁亲王,位高权重的是鲁亲王,德高望重的还是鲁亲王,而父亲您却……”

大儿子小声的接了一句,“看来读书果然无用啊……”

当爹的一愣,气得去拍两个儿子的头,“胡言乱语,咱家能跟皇室比吗?皇家子孙就是不读书也能出仕,也有权势依仗,你们行吗?”

两个儿子嘀咕了一阵,有什么不行的,现在皇室子孙也要过了考试才能入仕,不然就得到军中去历练,跟他们也不差多少了。

当然,这话他们不敢当着已经受了大刺激的父亲面说。

不论中老年一辈如何把鲁亲王当做浪子回头的教材,年轻一辈皆不领情,不论是浪子,还是才华出众的非浪子。

前者认为鲁亲王能达成回头即成功的浪子形象,那是因为他有一个皇子的身份,除非他们能重新投胎,不然是达不到这个条件的。

后者则认为鲁亲王能有此成就,那说明年轻时肯定没有长辈们说的这么不堪,这肯定是艺术加工过的。

所以他们依然从心底觉得鲁亲王年轻时就是很优秀的。

这些话慢慢地还是传到了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鱼称霸海底从签到开始
人鱼称霸海底从签到开始
东西方的灭世神话中,都有过这样一场席卷全世界的大暴雨。 当沈白术睁开眼睛,神话变成了现实,整个世界都被淹没了。 入眼可见全是人鱼。 海水上层辐射严重,大家都想要往海底搬,但搬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身体能承受住海压,至少得是二段人鱼。 除了她奶,他们一家都只是可怜兮兮的一段人鱼,弱小得很,鱼尾腐烂快死了。 她要吃饭,要活下去,要给家里人治病,可海底物资匮乏,又有天灾人祸……那就战! 后来,她成
祸阿斗
系统:是反派炮灰,但男主受虐狂
系统:是反派炮灰,但男主受虐狂
关于系统:是反派炮灰,但男主受虐狂: (步步为营,逆天改命)逗比炮灰被迫进化史。大学生季云泽一朝被车撞,直接穿进了一个他曾看过的男频爽文小说中,成为了一名活不到150章的炮灰。系统很傻帽,很机械,给了一个看似有用但实际无用的“金手指”。不过在此之前,他拥有了一个原书角色没有的“炉鼎”体质。当然这是季云泽后来才知晓的了。随之,黑化的废柴男主,开始对他分外在意。舔狗人设的反派配角皇帝,从舔女主改成了
肝侠
锦鲤人生
锦鲤人生
【年代+甜宠日常+锦鲤空间+团宠+创业大佬+对照组】 姜惜惜重生回了18岁。 好消息:她还没有嫁给上一世的渣男丈夫,幸福指数有望提升。 坏消息:她那恶毒大姐貌似也重生了。 没关系,幸福生活是靠自己创造出来的。 开厂子,上大学,做老板,姜惜惜一步一步走上人生巅峰。 就是她那一心想做富太太的恶毒大姐,咋就活成了那副模样? …… 姜雨柔也可纳闷,上一世家财万贯的妹夫,这一世咋就霉运缠身? 别说暴富了,
遇风知意
修仙之途:从渔村少年开始
修仙之途:从渔村少年开始
佚名
足球技术太强!我,控场球王
足球技术太强!我,控场球王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