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或许有一天,你能明白身为匠作师的骄傲……”
元阙低下头去,小手紧紧攥着,怕他看清真实的自己,那般渺小。
璧月亲自收元阙为徒,他一步登天,住到了玉阑宇的内宅,每日有专门精研的功课。师父不时带他入宫,携了他往各地游历,于是元阙过上了目不暇接的日子,从一个乡下小子鱼跃成了璧月大师的关门弟子,无数人捧着供着。
璧月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匠作师,正直不阿,沉毅笃学,与下同甘共苦,有君子之风,连皇帝亦赞说:“璧月真纯人也。”如此宁折不弯的脾性在朝廷处处碰壁,加上与工部侍郎很不相谐,在将作监的位置上勉强待了几年后,璧月终于辞去官位,安心打理玉阑宇,教授徒弟,反而声名日隆,京城附近皆以能请到玉阑宇修建屋宇为荣。
璧月口传身授,除了讲述营造技法外,严于律下,从不许谁做亏心枉法之事。匠人常有与主家结怨,偷埋厌胜物诅咒对方的,也有为了讨好主家或是讹取钱财,把祈福的符咒卖出高价的,坏了匠人的名声。璧月在玉阑宇禁绝魇镇诅咒,只让学堪舆之术,“一阴一阳之谓道”,无论哪里都用得着。元阙因此读了《葬书》、《撼龙经》、《青囊奥语》等书,璧月见他好学,把从墟葬那里讨要的堪舆师抄本给他,他更是获益良多。
到了十六岁那年,千姿即位为玉翎王,盛邀璧月入苍尧,璧月大师婉谢了好意,欲派一个徒弟领各色匠人约五十名前去主持营造之事。地远国偏,一干师兄们推三阻四,不想被发配这么远,离京城逾千里不说,简直就是到了蛮荒之地。
元阙偏偏毛遂自荐,甘愿往北荒一行。璧月很是欣慰,特意选了得力的匠人陪他前去,把亲自手书的《匠心集》赏给元阙,简直如传授衣钵,惹得师兄们一阵眼红。
没有人知道元阙真正的用心。
元阙在出发时,眺望茫茫的北方。这些年来他始终暗地里打听消息,慢慢地,知道他爹其实是玉狸社的暗探,知道他十岁那年玉狸社全灭,爹爹曾刺杀照浪城主未遂,知道玉狸社之主望帝被易容师紫颜救下改名萤火,知道紫颜一家避祸去了北荒并襄助千姿即位,知道照浪城主暗中秘密跟随而去。
多亏他师父璧月名列十师,紫颜与侧侧不时有信送到,偶尔提及几笔,元阙小心翼翼偷觑,或是趁师父不在拆信来看,早已生了心思要去北荒。
他没想到的是,他这边尚未上路,紫颜一家已施施然返回京城,照浪更是回来开了玉观楼,想见很是容易。
元阙很灰心,想想未曾功成名就,无法对付照浪,只得收了心思,安心赴苍尧效命。
璧月时有书信托骁马帮携送,添衣用饭的琐事事无巨细列出,关爱溢于纸上。元阙深受感动,师父严厉之外亦有慈心,他只有在苍尧加倍努力。
可是元阙无法开怀,他想再见爹爹,却无论如何,没有任何消息。
等玉阑宇的人差点忘了有这么个小师弟,玉翎王邀请十师的消息传来,璧月大师当即命元阙就地出席。玉阑宇是何等地方?排在他前面的师兄弟多达二十三人,不服气的师兄们暗中活动,盼师父改变任命。
不想璧月只说了一句话。
“他最近。”
众位师兄不禁气结。当初要远赴苍尧开工,他们不肯前去,元阙领命时,皆笑话他不知好歹自讨苦吃。如今玉翎王声名鹊起,想再攀交情已然不及,这时想起木头般的小师弟,竟占了天大的便宜,他们鞭长莫及。
此时元阙在苍尧做了近两年的苦工,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