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得注意身体。
“……官家,今日西北有雨,一场秋雨一场寒,西北这边已经是寒风刺骨了,想来汴京亦是该冷了吧?
官家起早,须得多穿一件,天气须得干燥,臣有一方,可解秋日干燥,方子列下:
雪梨一个、红枣三个、加小半银耳、些许枸杞……熬煮成甜汤,具体该如何,让御膳房与御医一起商量一下……”
下面还是赵顼自己的批注:知道了,已经将方子给了孙大伴,喝完之后再评价。
后面还有批注,不过笔迹不同,想来是后面所添加的,写的是:这雪梨银耳汤的确是有用,喝完后朕喉咙不痛了,谢谢居正了。
里面还有许多奏折,有些是苏允讲自己练兵的情况,有些是战后总结,有些是鄜延路最近的治理情况,堡垒修建情况,善后工作等言之有物的东西。
但也有许多是什么今天下雨了,臣很想官家,今天刮风了,臣点了一根熏香,希望这风将香味带去给官家云云。
看到这里,赵顼脸上露出笑容。
然后在里面扒拉了一会,寻出来三四个月前的一份奏折,仔细看了起来。
“……经五路伐夏、永乐城之战。米脂之战后,夏贼已经是近乎油尽灯枯,此时乃是灭夏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若是能够大举进攻,夏必亡矣。
不过我朝经历几年打仗,元气亦是大伤,若是强要灭夏,恐辽国有乘人之危,到时候西夏或许可灭,但恐为辽国囊中之物,我们累死累活,反而是替辽国火中取栗,因此此时灭夏不妥。
……然而,虽然此时不宜灭夏,但须在其最为虚弱的时候,再给其重重一击,直接打断夏贼的脊梁,让其只能苟延残喘,容我朝休养生息一年半载,在北方准备好抵御辽国干涉,然后再一举灭夏!
因此,微臣准备这般做法,先断西夏盐路,以米脂岩盐为诱饵,逼西夏尽出底蕴,臣再打一次米脂之战,不求全歼,但求消耗掉西夏正军!
西夏朝廷与各个部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相互之间亦是有此起彼伏之势,朝廷若是衰弱,部落崛起,西夏便有内乱之虞。
臣便是想让这西夏内部势力失衡,让部落的实力变强,西夏朝廷实力变弱,如此相互消耗,在我朝积攒实力之时,西夏却陷于内斗之中,如此下一次交手时候,攻守之势异也!……”
赵顼看了一下当时自己的批注:梁氏奸诈,恐不上当,尔可试之。
赵顼回想了一下蔡京汇报的一些详细情况,里面的关键节点可以对上,但一些细节上却是大相径庭。
赵顼冷笑了一下,这西夏梁氏亦是培养心机,当下汴京这等情况,还不好明白么,分明就是那梁乙埋想要利用宋朝内部党争,将苏允调离鄜延路,然后西夏再将失去的土地给拿回去,还要将岩盐给抢走,继续维持青白盐的销路!
至于什么苏允有不轨之心、鄜延路军已经号称苏家军、将士不知陛下,只知小苏经略相公等等传言,那就是扯淡而已!
得益于苏允几乎两三天一封奏折,赵顼对鄜延路的情况清楚得很,苏允对军队的改造也是毫无保留与赵顼做了汇报。
甚至苏允还跟自己抱怨,说枢密院、三班院、兵部太不地道,把粮饷都给贪了,他要练兵,实在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不得不搞点副业云云。
不过苏允也劝赵顼别去找这三部门的麻烦,说他也是理解的,只是此事如鲠在喉,想要跟官家吐露一下而已……
想及至此,赵顼脸色又变得不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