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一片,程建男说话的声音,只有武承嗣和他旁边的几个亲信的武士听到。
武承嗣叫道:“反了,反了!是谁捣乱,快查出来!”话犹未了,场中李阳业已分出胜负,王府总管崔九霄正想出去劝解,还未曾走近他们,忽见李逸已把阳太华举了起来,旋风一舞,振臂抛出,白元化一把接着,立即把他反缚起来?
这一来更是全场哄动,武承嗣忽地喝道:“这两个人乃是突厥奸细,快给我将他们拿下!”他指着的是李逸和白元化二人。武承嗣这时已知道李逸的身份,他想继承姑母的地位,除了太子是他的大敌之外,李逸也是有所颐忌的人,所以武承嗣不能再藉口李逸是王孙而逮捕他,他料到李逸不敢表明身份,因此接纳了程建男之计,将李逸诬为奸细,连带扯上了白元化。
武承嗣此言一出,众军官大吃一惊,有七八个王府的武士奔出场来,长孙泰喝道:“且慢!”掏出了李明之给他的那张“海捕文书”,(不限地点,不限时间的缉捕罪犯的公文,各处官府,都要协助。)扬了一扬,朗声说道:“王爷你弄错了,这里确有两个突厥奸细,但却不是他们。”武承嗣面色大变,喝道:“是谁?”长孙泰道:“一个就是这位东门校尉阳太华,另一个是你旁边的那个程建男,他又是江湖上著名的匪帮——伏虎帮的少帮主!这里是李都尉颁发的,捉拿这两个奸贼的海捕文书,请王爷看,便知端详!”说罢便将那张“海捕文书”交给他身边的一个武士,一手传一手递上去给武承嗣,传到哪一个武士的手中,都不免瞥了一眼,旁边的军官也都伸长颈子来瞧,文书上的大红宫印,李明之亲笔字迹,那些军官大都见过,知道这张文书绝不会是假的了,登时哄闹的气氛又静止下来,军官们都给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吓住了!
武承嗣接到文书,瞧了一眼,“哼”了一声,将它撕得稀烂,拍案骂道:“胡说八道,这两个人都是我提拔的,我素来知道他们,怎会是奸细?你快把阳校尉放了!”长孙泰忍着气躬腰说道:“李都尉的命令卑职不敢有违!”武承嗣喝道:“李明之的命令你不敢违抗你就敢违抗我的吗?好,天大的事情有我担当,你们给我将阳校尉抢回来,再把那两个奸细缚了!”
武承嗣这次所宴请的军官,大多数是属于禁卫军和羽林军的,李明之是禁卫军统领的玄属长官,羽林军虽然不归他管辖,但也是有关系的上司,长孙泰持有李明之的命令,那些军官既不敢得罪武承嗣,更不敢违抗自己的上司,因此十之八九都在袖手旁观。
长孙泰是禁卫军的高级军官,王府的武士也有点顾忌,不约而同的都奔向李逸,李逸喝道:“放着奸细在这里,你们不去捉,来做什么?可休怪我无礼!”一个武士飞过来一柄流星剑,被李逸使出金刚指力,一抓抓着髓头,反荡回去,哨哨两声,登时把另外两个武士的刀剑磕飞,迅即又飞起一脚,踢中了近身的一个武士膝盖。有两三个羽林军军官想讨好武承嗣,也出来参加围攻李逸,白元化喝道:“你们怎么打起自己人来了?你们难道当真把我当成奸细么?”白元化是从禁卫军出身,当上了羽林军一个相当高级的军官的,同僚们深知他的底细,绝对不会相信他是突厥的奸细,听他一喝,都停了下来。长孙泰约来的人这时也纷纷挺身而出,一面拦阻不明事理的军官,一面帮助李逸抵御王府的武士。
程建男与阳太华休戚相关,见王府的武士也不敢去救人,便冲了出来,向长孙泰攻击,长孙泰喝道:“你来得好!”拔出长剑,一招“神龙出海”,分心便刺,长孙泰的剑术是家传绝技,即在禁卫军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好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