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躯摇摇,欲仆末仆,这时四下有十余名白衣壮汉都像是呆住了,鸦雀无声地瞧看彭典的结局。但见彭典胸前白衣霎时已变成一片鲜血,可是身形终于稳住,没有倒下。罗希羽不由得皱一皱眉头,忖道:“我敢情是用惯了那柄宝刀,所以少用了三分力道,竟不曾立毙这小子于刀下。”普通的长刀份量虽是与他惯用宝刀相同,但锋快的程度大有差别,是以他不使用宝刀之时,其间便有二成力道之差。彭典深深吸一口气,厉声道:“罗家血战刀法果然名不虚传,我输得不冤。但我只要有口气在,总有一日洗雪此恨|”话才说完,便已喷出一大口鲜血。原来他不但外伤甚重,连腑脏也被对方内力所侵,伤势不轻。他犹自恨恨地长叹一声,突然间向后便倒,咕咚一声摔在尘埃。一名白衣大汉跃到他身边,迅即把他抱走。罗希羽虽是不知他是死是活,但这刻无论如何亦不能出手截击。他顿时把满腔怨气倾向四下的白衣大汉身上,挥刀迅击,展眼间便劈翻了四人之多。但这些白衣壮汉们无一不是黑道健者,又经过七杀杖严无畏的严格训练,虽然没有一个在罗希羽刀下走得上三招的,但却不曾溃退,反而越杀越多,弹指间已增到二十余人,重重叠叠地包围住罗希羽。罗希羽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刀出如风,快逾掣电,每一刀过处,总有一个敌人惨叫倒下,任何人只要踏到周围五尺之内,定必溅血跌倒。不一会功夫,他又连杀了十二人之多,满地骸狼籍,到处都是一滩滩的鲜血。这等惨烈拚斗方兴未艾,白衣大汉的人数,有增无减,使人泛起了杀之不尽的感觉。罗希羽双眼已露红筋,咬牙砍劈,他到底是当代一流高手,一直刀无虚发,精芒扫处,定有一人丧命跌倒。饶他如何忿恨填膺,但这样子杀人法也使得他有点心软手倦。不过形势可迫得他不杀也不成,除非是这些敌人们自动放松包围圈,不冲入五尺之内。要知高手临场搏斗,许多地方根本不必用眼睛去瞧,同时他经过高度训练的感觉中,决不许任何敌人冲到身边,如若不立时杀掉,其结局便有如陷身蚁阵之中一般,纵是勇猛盖世,也无法施展手脚。因此他虽是不想如此屠杀下去,可是只要踏入警戒圈中,他却是不得不出手立刻劈死。不多时,又有七八个人跌翻,那层层包围圈跟着罗希羽的脚步移动,忽而东移,忽而西走。假如罗希羽一直不动的话,定必被那许多体围住,绊手碍脚的施展不开。这一场惨烈的浴血鉴战好像永难休止,罗希羽已顾不得留存实力对付那七杀杖严无畏,只能尽力应付眼前的危局。这时前前后后死在他白刃之下的敌人,少说也有四十名以上,这些死者不管是伤在何处,俱是一刀致命,决没有第二刀,可见得这罗希羽功力之高,以及刀法之辣,实是当世无双。
要知道“杀人”这两字可不是闹着玩的,也不是一刀在手就可以办得到的,而是必须内外兼修,手、眼、步都配合到好处,力贯刀梢,这才能得一刀划过,便要了敌人的性命。这中间又必须久经训练,深知这一刀划去,应该偏高或是偏低才中要害、方可以一刀了帐。的的确确是说来容易行起来却难,而身在重围之中,杀声四起,更须是胆色过人的高手,才能保持冷静。罗希羽虽是当代高手名家,但若不是胸中的一股仇恨支持他的斗志,连杀了这许多人之后,定必锐气全消,身心皆疲。事实上他的斗志已大为减弱,恨不得立刻冲出重围,落荒而逃。这便是“正邪”之间的区别了,罗希羽因是正派之人,是以深感滥施杀戳乃是不对事,虽然血仇如海,仍有不忍之心,这才会斗志减弱,换了邪派高手,其说是指上这英等血海深仇,即是为了微不足道之事,这刻也不致于皱眉,自然更不会感到不忍。突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