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积雪’。”
“明月照高楼”原是曹植的《七哀》诗,“明月照积雪”却是谢灵运的《岁暮》诗,青衣文士一招不着,立即变招,使来妙浑天成、一气呵成。
王小石知道对方不但武功高、剑法好,最可怕的是他招式法度森严,但章法又妙造乾坤,技法无迹回寻。他的隔空相思刀及时出手,算是架住了这一剑。
青衣文士冷哼一声:“好,你再看这个。”他一面长吟,手底下却没闲着,“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
他长吟声中,已攻了六招。
六招,三百一十五式。
王小石完全被招式所笼罩。
他几乎拆解不了。
他知道青衣文士念的,正是刘彦和的《神思篇》。《神思篇》主旨是说明心神的修养。以及分析神思与外物的交感,从而构成文章意象。可是,这些做文章的道理,在青衣文士手上使来,完全变成了武功招式。
“陶钧文思,贵在虚静”,本来是指培养虚静的心虚,而先要虚才能接受事物,先能静方可明察事物,这是为文者的修养功夫。
“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即是以疏治洗涤,以达到虚静的境界。
“积学以储宝”是指要累积经验和知识。
“酌理以富才”是指锻炼分析事物的能力,用一种合于准则的方式来思考。
“研阅以穷照”是说要发挥及利用生活经验,研究所见所闻来培养观察能力。
“驯致以绎辞”是说应训练文章写作的风格,才能把文字语言掌握精确。
这写文章的六大要诀,而今却成了天衣无缝、丝丝入扣、无瑕可袭、绵延不绝的六记剑招。
在这种剑光交织的天罗地网里,王小石闯不过、冲不破、挣扎不出。
他左手剑、右手刀。
他一口气使出“踏、破、贺、兰、山、缺”六刀。
六刀一出,仍冲不开剑网,逃不过剑劫。
他立即又使六剑。
“满、座、衣、冠、似、雪”。
随即,他右手使:“梦、断、故、国、山、川”六刀,左手施:“细、看、涛、生、云、灭”六剑。
廿四式刚刚使过,刀剑合运,运出“今、古、几、人、曾、会”,和“一、时、多、少、豪、杰”!
这六六三十六剑刀并使,合起来便是:“满座衣冠似雪,踏破贺兰山缺;一时多少豪杰,梦断故国山川,今古几人曾会,细看涛生云灭!”
这六句是当朝文韬武略均名传于世的名将所写的名词,在王小石手上使来,以一句涵盖六阕震古铄今的诗词,而又以刀剑合并,逼出六词的意境气势,顿时,青衣文士严谨的剑法为之攻破。
青衣文士也喊一声“好”,剑不停,又进击,边道:“使剑如同为文,你就看看文章若写得意深辞踬、嬉成流移、文同书钞、拘挛补衲之弊吧!”
言尽时,剑已划出。
剑招已成。
剑路纵横。
死路。
文采风流,但每一招均有败笔。
──每一个败笔都是杀人的剑招!
王小石破不了。
──如果这四剑使得完美无缺,他反而能御其强而攻其弱,甚至遇强愈强、奋力破之,但而今这四剑,跟先前六剑完全不一样:这四剑充满了缺陷。
──而这些缺失正是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