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兵马佯作攻势,牵制成都和蜀国各地调来的援兵。自己则带领赵匡胤往西与甘东道大将军王景会合,继续实施之前的“游龙吞珠”策略,只是改吞为咬了。周世宗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也是坚定的,虽然赵匡胤怀有私心地几番劝说,想让周世宗驱动兵马直取成都。但周世宗是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人,不会轻易受人左右。再说他最初也是因为分析了赵匡胤的“游龙吞珠”策略,觉得有利有效这才采取行动的。所以赵匡胤也不敢强劝,他知道要是不能说出更好的理由来推翻自己提出的“游龙吞珠”,那么不仅劝是白劝,而且会让周世宗觉得自己心怀其他目的。西路甘东道大将军王景与蜀国保宁节度使李廷圭的对仗是场棋逢对手的较量。虽然王景稍有失利,但也只是几百人的损折,根本无伤大局。更何况王景虽折损了人,却占住了上风地势,也就难说谁赢谁输了。在周世宗和赵匡胤到来之后,赵匡胤奉旨视察局势战况,决定利用自己现有的上风地势,以快打快、以力制力,尽快见分晓。翌日,周军便从草头路偷入,对蜀军左前营换值守防军实施突然攻击,俘蜀将士三百余人。同时派人马快速逼近马岭关,攻破关前一总两卡。李廷圭立刻反击,派先锋李进据马岭关,阻止周兵西进秦州;另一路出小斜谷,屯白茧镇,呈横击周军之势;令王峦由小峪河经唐仓出黄花川,断周军粮道。王景随即遣裨将张健雄率兵两千迎战王峦,另派一千兵马断其归路。王峦兵败黄花川,逃至唐仓再遇埋伏,三千将士被俘。随后周军突破小峪河,分两路迂回夹击秦州。马岭关及白茧镇蜀国援兵闻风而溃,李廷圭退守青泥岭。秦州、成州、阶州被围困一段时间后相继被拿下,凤州成为一座孤城。随后周世宗亲自驱兵马围困凤州,但他没想到这一仗会杀得血染苍穹,极为惨烈。凤州原来守将为王昭远安插的镇守使王威福。但是周蜀开战之后,驻扎于凤县的凤州节度使王环、都监赵崇溥赶到凤州,取得了指挥权。然后带领全城官民死守凤州,等待孟昶从成都派遣兵马过来内外夹击周军。可是王环怎么都没想到,赶来增援的主将赵季札在王炎霸的“魇魔唤魂”暗中作用下,没与周军接仗就已经逃回成都。而且现在由成都运兵而来的道路也已经被周军占据,将凤州与成都的联系完全断开。周世宗给王环发过不止一封招降书,并许以高官厚禄。但王环为人耿直忠诚,丝毫不为所动,依旧据城死战,不惜血洒城楼以报蜀国。本来“游龙吞珠”的策略是围城不战,耗尽城中所有粮草后再夺城,之前的秦、成、阶三州都是如此,没费太大劲儿就拿下了。而凤州由于周世宗先迎战赵季札后转战李廷圭,回过头来才彻底将其围困住,所以围城比其他三州晚许多,凤州中的粮草军需还能撑一段时间。
就在这种状况下有火燎军文送到周世宗面前,报知在入川的三合口、虎啸寨、把剑关,以及一线展开的告神岭、祭台关、云寨、留文寨都有賨人出现,总数达好几千。这对于大周来说是一个很不利的信号,也是周世宗坚决不直入成都而选择回转继续围困凤州的原因。之前淘沙口周军遇賨人守关,韩通、赵匡义带上万精兵强将被数百賨人阻住,三路并进的策略无法顺利实现。而现在又出现了更多的賨人,如果他们分几部分据守要隘。然后蜀国再从山南西道节度使、武定军节度使、韶武节度使三方出兵合击,将周军赶入狭小山地,那将会是周军的灭顶之灾。而现在再从得到的消息以及实际战况进行分析,之前不选择直入成都真的是明智之举。一个是剽悍善战的賨人确实不好对付,再一个蜀国要再多几个王环这样的将才,像守凤州一样守住其他重要关卡,那么本来准备困死蜀城的周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