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李飞雄稍逊一筹,两柄四方锤,也不在人之下,山中除了寨主,便以他为长。当时见王魁上山,知道有事,故随即到了聚义厅上。李飞雄道:“愚兄明日须往京都,因许、武两大人有要事面商。上下的买卖,且请贤弟照管数日,嗣后愚兄回山,那时定有用贤弟之处。”说着便将王魁的来意告诉赵林。这辈强人,哪里知道王法,但听武承嗣得了天下,随后自己可以做官,便自欢喜非常。一夜已过,次早李飞雄带了盘川,暗藏兵器,与王魁一同下山,望京都而去。两人本是好汉,脚力飞快,未有数日,已到京都。一直到了许敬宗府内,王魁先命他在内厅落座,自己来到书房,却巧许敬宗到武三思府上有事,只得命人安排了李飞雄,自己到了武三思府上,也不要人通报,径自进入书房。三人望见他回来,敬宗忙开言问道:“你前去如何,李飞雄可曾同来?”王魁道:“现已到了府中,只因大人在此,故尔前来送信。”武三思听了此言,甚是欢喜,随说道:“许大人且请回去,能将这李飞雄带来,待下官试验一番,就更妙了。”许敬宗道:“大人既要将他试验,但命他前来便了,下官府内正恐地方偏窄,易于走露风声,住在这里,耳目较少许多。”随向王魁道:“你仍回去,将李飞雄带来,说武皇亲命他到府中居住。”王魁领命而去,稍顷果带了大汉,走了进来。
武承嗣向外一望,此人身高九尺向外,紫红色面目,两道浓眉,一双虎目,大鼻梁阔口,年约四十,大踏步到了檐前,
向着许敬宗说道:“小人李飞雄,向恩公请安!”说着叩头下去。武三思不禁赞道:“好一个英雄气概!你便是李飞雄么?”
许敬宗道:“此乃皇亲武三思大人,你且叩见。”当时李飞雄按次行礼已毕,侍立檐前。许敬宗先将王魁何日到山,在路行了几日的话,问了一遍,然后向李飞雄道:“本院喊你前来,所有用你之处,王魁想已言及,你可敢行么?”飞雄道:“小人蒙大人活命之恩,加之武皇亲如此提拔,焉有不行之理。但不知大人几时起事,一切如何布置,还须示下,方可遵行。”
武承嗣与三思两人见他满口答应,急忙道:“你能干成此事,定要封你个大前程。但军装旗号,必须要照庐陵王而行,方命他地方官相信。不知你山还有多少帮手,若欲发兵下山,先打何处城池?”李飞雄道:“小人初到此地,虽有一身本领,只能提刀开战,拚个你死我活。欲要定谋运略,须要大人指示。”
武三思道:“既然如此,且到后面安歇一宵,明日依计而行。”
当下王魁将他带出书房,早有武府的家人,前来照应。三思又命厨下备了上等酒筵,款待飞雄。当晚便请许敬宗计议了一番。
先拟了一道檄,照庐陵王口气,说:“孤家乃高宗之长子,天下之储君,理合继统称尊,临朝听政,只以母后武氏,残虐不仁,信听馋言,致遭贬谪。抚躬自问,抱憾良深。兹特命太行山寨主李飞雄,带兵征叛,以复大统,以定名分。所过各府州县,理合望风归顺,纳款相迎,属在臣民,直尊君上。若与王师相抗,便为叛逆之臣,攻破城池,斩首不赦。将此通谕知之!”
三人先拟了这道草檄,以便出兵之先,命人投递,好令地力官,以此为凭,通报武后。然后又拟了大旗的式样,用何号令,由何处进兵,何处屯扎。二人直至四鼓以后,方议定。
次日朝罢回来,武三思向许敬宗说道:“李飞雄虽有这本领,但下官未曾目睹,深以为憾。欲想令他操演一番,不知他
可应允?”许敬宗道:“此事何难,且命他前来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