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的。”
“奴才侍奉先帝时,先帝曾对奴才说,赵王人品贵重,龙章凤姿,乃我家之福。先帝何等英明?先帝都如此赞誉大汗,可见天命本就在大汗呐。奴才所为,不过是听从先帝遗命,顺天应人,附大汗之尾翼,绵尽微薄而已哉——!”
铁穆尔点头微笑,亲自扶起王四郎,“先生请起,这以后,朝中大事,还要多多仰仗先生襄助。”
这王先生果然是个聪明人啊,难怪先帝信任他,先父也信任他。
事实上,铁穆尔很清楚自己不是那种才干卓著之人,别说比不上安西王,就连哥哥晋王也比不上。先帝不可能会赞誉自己,就算先父,也曾说自己比较平庸。
这点自知之明,他还是有的。
可是王四郎却编造出自己曾经受到先帝赞誉,有意托付大位。铁穆尔怎么会不高兴?
王四郎爬起来,“大汗,如今禁军和怯薛们都已经效忠大汗,大将们也表示臣服。当务之急,是要定下先帝的庙号谥号,再追尊大汗先君为皇帝,尊大汗之母为皇太后,再封皇太子,彻底占了这大义名分,也绝了晋王他们的非分之想。免得大汗因为手足之情为难。”
新君的嫡长子,也不过四岁,就要封为皇太子了。
铁穆尔点头:“好!先生所言极是。还有呢?是不是要给将军们加官晋爵?”
“大汗英明!正是如此。”王四郎道,“不但要封赏忠于大汗的将领,还要封赏安西王和安北王的部将,加官晋爵,多多赏赐庄园奴隶,安抚其心。再以平乱为名,拆分他们,调到各地驻扎。”
“嗯,这是第二件。”铁穆尔很赞同,事实上这点他也想到了。
王四郎继续道:“这第三,就是设立尚书省!”
“大汗,朝中政事,中书省大权独揽,而六部地位太低,这实在不利于大汗掌管政事。大汗如今还没有先帝的威望,那就更难了。”
“所以,奴才以为,大汗应该提升六部品级到二品,再设置尚书省总揽六部,分中书省之权。”
元廷之前是有尚书省的,但又被废除。
元廷中书省的权势的确太大,这也是有元一代权相迭出的原因。忽必烈在世还能压得住,忽必烈一死,后世之君就难以压制相权了。
王四郎的建议,固然是替铁穆尔巩固皇权的好主意,可他也有私心。
铁穆尔来回踱步的想了想,越想越觉得应该设立尚书省,中书省的权力太大,他会寝食难安。
恢复尚书省,的确是个好主意。而且宜早不宜迟。
“王先生,朕决定成立尚书省,设置尚书令,以先生为尚书令,总揽六部之权。”铁穆尔说道。
如此一来,中书省的权力就被划拉来一半。
“大汗不可啊。”王四郎立刻跪下,“尚书令位高权重,奴才何德何能?而且,大汗先君(真金)曾经担任尚书令,奴才万万不敢接任此职!”
铁穆尔松了口气,对王四郎更加信任。他当然知道,父亲曾经挂过尚书令的空名,要是王四郎喜滋滋的接了,他反而会对王四郎心生反感。
不然为何说,皇帝最难伺候呢?人一旦当上皇帝,就心思难测,伴君如伴虎不是说着玩玩儿的。
铁穆尔笑道:“那就尚书令空置,以尚书右仆射为尚书省之首,左仆射次之。”
这个做法,和中书省一样。中书省的中书令,也是空置的。只以中书省左右丞相负责,又以右丞相为首。
眼下,中书省右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