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影话锋忽转:“你知道么?陈圆圆出了家!”
李诗微一怔:“我不知道。”
“她看破了工尘,心灰意冷,削发剃渡,皈依佛门,法名‘寂静’。”
李诗微微点头:“寂静、寂静,这个法名取得好。”
“吴三桂钱用不完,在陈圆圆之后,美女也买了不少,听说其中有一个叫‘四面观音’,一个叫‘八面观音’。”
“怎么?”
“这似乎又不像一个时念匡复的人的作为。”
“不,我不这么想!”
“你不这么想?”
“姑娘所说的是私,匡复大业是公,两者并不冲突。”
“你倒是相当宽大。”
“我是就事论事。”
罗梅影沉默了一下,道:“其实,想想也是,冲冠怒为红颜,吴三桂本就是这么一个让人争议的人物,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始风流,古来名将、名士,那一个不是这样,只要能不因私废公,应该无碍。”
李诗道:“我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这也无碍吴三桂的匡复了。”
“应该是。”
“那就行了。”
一顿,姑娘接问:“此地有不少名胜古迹,听说过么?”
“久仰!”
“去过么?”
“这是我生平头一次到云贵来。”
“跟我一样,可愿去游览游览?”
“这时候?”
“不错。”
“适合么?”
“有什么不适合?”
“我所以要多留两天,是为了……”
“我知道,可是你能怎么看?能一天到晚紧盯着,何妨偷得浮生数日闲,为自己过两天?”
李诗为之双眉一扬:“姑娘说得有理,暂时抛开一切,咱们现在就走。”
他站了起来。
姑娘带着醉人的笑,跟着站起。
“昆明”,四季无春夏,气候温和,居民乐于园艺,城内外万紫千红,加以山清水秀,故有花都之名。
“滇池”,昆明波涛南红雄,金碧晃漾银河通,平吞万里象马关,直下千仞蛟龙宫,天外幽峦分点缀,云阁海树人空蒙,乘槎破浪非吾事,已斩渔竿作钓翁。
“大观楼”,君子垂芳讯,达人垂大观。
“罗汉山”、“三清阁”、“龙门”、“达天阁”。
“一日烟波十二时”、“金马山”日出、“高烧”、“升庵祠”、“华亭寺”、“太华寺”、“圆通寺”、“太和宫”、“黑龙潭”、“昆明温泉’,……”
“昆明”的名胜古迹差不多都游遍了。
怪的是百姓平静、安祥,似不知刀兵之将起,战祸之将至。
李诗、罗梅影不免暗暗诧异。
“吴三桂将起事,难道百姓一点都不知道?”李诗道。
“或许他们不愿先惊扰百姓,弄得人心惶惶。再不就是他严守机密,怕消息外泄。”罗梅影道。
要是还有别的原因,那只有吴三桂知道了。
吴三桂终于起事了。
这一天,他穿了大明衣冠,率领若干将土,到永历帝坟前致祭,祭毕,大哭,这一哭,引起下少人忠愤。
随即,他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发布兴明讨虏檄文。
在檄文里,吴三桂自称“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理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