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州之地,自多尔衮摄政后就放任于今,虽然土地肥沃,人烟稀少。但朝廷一直是禁止开垦的。这其中有子虚乌有的“龙脉”一说,也有多尔衮当年怕无法立足中原。
打算用满州作退路,防止汉人坐大的原因。
既然如今八旗已废,这多尔衮之策也到了该废之日。
何况这天下除了满州之外,又有哪个地方能让如此众多的八旗子弟分配土地呢?同治这次决心够大,魄力也够大,一举就解决了困扰朝廷上百年的两大问题。
忙忙碌碌大半年,废八旗之策终于渐渐完成,在这半年之中,和珅、奕訢等人几乎没有睡过一天好觉,就连同治皇帝也常常担心那里会有造反之举,战战兢兢,不敢有任何松懈。
直到今日早朝,恭亲王奕訢把代表废八旗圆满成功地奏折呈上殿时,同治这才定下心来,满心的喜悦。
“诸位爱卿,此半年来八旗弊端终于解决完毕,要不是诸位爱卿以国家社稷为重,尽心办事,如何能有今日之成果?”
说到这里,同治忍不住激动起来,这困扰上百年,几代君主想干却都没能干成的事居然在自己的手中完成了,而且自他亲政起,败外敌,收复安南,扬天朝神威于四海。
废八旗,开拓满州,一扫百年之颓废。
使得这国家欣欣日上,重新在自己手里焕发出无限的光芒,如此伟绩早就远超先帝,何况他如今正才青年,如此下去,等再过几十年后,他在史册上地评价绝对不会低于圣祖康熙。
瞧着这大半年为此事操劳过度,而显得有些老态的和珅、奕訢和左宗堂等众臣,同治从宝座上站起身,走到这些臣子面前一一褒奖安抚,皇帝如此举动,令得满殿臣子们感恩淋涕,一同跪倒在同治身前,山呼万岁,以颂天朝中兴之势。
废掉八旗制度,对国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并随着变革脚步地加快,在军事上陆军结构迅速发展,已经逐步取代了原有的八旗驻军和大部分绿营。
至于北洋、南洋两大海军,由于经费充足,从欧洲新定购的军舰更逐一替换了那些原来的两手军舰,再加上中法海战而来的赫赫威名,已经被世界上称为远东第一,第二海军,而中国也被吹捧为世界第六海洋强国。
洋务运用已经向内陆推广,虽然一时间这些地方的见效还不怎么样,可已经成熟的江南富饶地区,前些年所建成的各种工厂、学堂等等,为国家带来地不仅是财源上的收获,还有人才与工业基础的迅速提高。
现在的上海,已经被西方国家称为远东第一城市,建设的丝毫不比欧洲主要城市差半分。
更因为上海从一开始就是和珅发展的基地,无论是工业还是商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黄埔江畔洋行林立,码头上货船穿梭不止,城内不仅有大批的工厂和商店,更有聚集各国地优美建筑群,人来人往,让初来上海者目不暇接,惊叹天下居然有繁花似锦之地。
现在,整个国家已经进入了告诉发展地轨道中,只要按这么顺利发展下去,和珅相信不用再出二十年,整个中国就将焕然一新,彻底改变以前落后的面貌。
而且,随着同治地逐渐成熟,和珅也放心把整个国家交于他的手中,自己早就退居幕后,只充当着参谋的角色。
中国在军事、经济和工业地位上的提升,让西方世界刮目相看,这些日子,和中国打得热乎的国家不在少数,甚至有些欧洲传统强国更提出了邀请中国皇帝来访的建议。
这个看似不可能的邀请传到京城的时候,同治还真的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