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自己被分割,分割下来的部分,被放置在每个细小的格子里。\n不会痛,但有割裂感。她很想起身,但只能凝视着这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像是极钝的刀在灵魂上磨。不算痛的痛楚到达顶点,偶尔她会难以忍受的昏过去。\n有时候,她会知道放错格子,默默的想,「放错了。」但放错格子也必须从架上收回,重组进她无法动弹的身体,然后再次分割,放置到对的格子里。\n她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似乎很长,又好像很短。她不断的重复着这个梦,在极短暂的清醒时,凝视着遥远水面、宛如大理花的冰冷阳光。\n然后她又陷入重复的梦境。不断的分割、放置、重组,循环不已。\n她无法动弹。也是这在样无能为力的状态下,未来之书再次造访她,这次麒麟无法转头、无法拒绝。因为她连心智都还在重组中,所以只能被迫望着「未来之书」。\n哼。真会挑时候。她模模糊糊的想。不过看看又怎样?你以为我是谁?我可是麒麟。\n她看了。但和其他被挑中的人不同,她略过许多人名和关键字,想看清楚未来之书的架构。\n越看,她越感到困惑。她渐渐明白,为什么有人会看不懂,只能臆测。\n这部漫长的书籍,组成有些类似程式语言,充满了「if」、「then」这样的语法。只是完全用文字所组成。不是中文或历史长流中人类或众生的任何一种语言,但就像出生前就学习过,任何人都能没有困难的阅读,但能够理解多少,那又是另一回事了。\n一本树状结构,无数歧途却殊途同归的发展、结局,繁复而巨大的剧本。\n剧本?麒麟眯细眼睛,恍然大悟。啊…完全像是「mud」。\nMUD是「多人地下城堡」 ( Multi-User Dungeon )、「多人世界」 (Multi-UserDimension) 或「多人对话」 ( Multiple-User Dialogue)的简称,指的是一个存在于网路、多人参与、使用者可扩张的虚拟实境,其界面是以文字为主(Reid,1995)。这一种游戏在70年代末期及80年代初期风靡了美国中学、大专院校的学生。它让使用者透过网路连线,彼此藉着游戏本身对于战争、魔法使用的相关文字描述来进行游戏。\n这是最早的网路游戏,发迹1979年,由Richard bartle和Rog trub shaw写的MUDI,运行于vax/xms主机上。\n对,未来之书像是mud的剧本,只是更复杂、让过程充满可能性,连斩钉截铁结局都还隐藏着隐藏结局。\n在分割和重组的梦中,她阅读着未来之书。她研究着奇特的结构,看到天柱折断的必然结局。但因为这样奇特、能够自行发展的架构,所以当世界没有因此崩毁时,又衍生了情节,再次导向毁灭。\n悄悄的,她弯了嘴角。\n很有趣。因为mud的创造者和管理者通常也称为「大神」。这是种神秘的巧合。虽然粗陋而简略,但mud的原理居然是极度简略的「未来之书」剧本。\n无言的,「未来之书」似乎在「凝视」她。在重组的麒麟面前,摆下一个包覆甜蜜糖衣的毒药似的「建议」。\n唯有怪物可以歼灭怪物,唯有「无」可以吞噬「无」。\n麒麟沈默许久,弯了嘴角。闭上眼睛,她继续作着分割和重组的梦。直到她能够真正的、站起来。\n这天,和其他的日子没有什么不同。\n明峰连线到红十字会阅读最新的研究报告,天蒙蒙的亮了起来。在这样健康的环境下,他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七点就睡,四点起床,可以说是他这生中最规律的生活。\n肯特一直尽量让他们生活舒适,但在春之泉使用任何现代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