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会杀人放火,老百姓更遭殃!”独孤仲平见韦若昭在认真地听,继续道,“你想在长安办案,就得从这些东西学起,而且必须记住。他们一共是两伙,丰乐坊靠朱雀大街这一侧归老五,手下有二三十个人;西边那一侧领头的叫乌鸦,手下人少些,也有十来个。他们一般不偷本地知根知底的人。”“哼!那就是专偷我这样的!”韦若昭忍不住气鼓鼓地应道。独孤仲平嘿嘿一笑,点头道:“可不是,谁叫你顶了别人的名字来长安找乐子的?小道姑——”话音未落,韦若昭脸色已然变了,道:“你怎么知道我顶了别人的名字?你瞎说!”待要再争辩几句,却又心虚起来。毕竟,独孤仲平说的都是实情。她确实不是真韦若昭,确实是拿别人的女冠度牒冒名顶替来的长安。但此中也颇有番原委,这是她年轻的心中揣着的最大秘密了。像所有年轻人一样,她捧着这秘密,好像捧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怕别人知道,又怕别人完全不知道,所以现在她更想知道的是,独孤仲平到底知道多少。这些天处下来,日子虽不长,她也算摸到了些这位新师父的脾气。凡独孤仲平不想说的事,别说是问,就是严刑拷问,也别想让他开口。所以,她只好使出以退为进的招数:“嗯……你有什么证据?不过是瞎猜罢了!”
“要证据嘛,很简单!你的度牒上说,你六岁就父母双亡被道观收养了,可你的行为举止呢,一看就是从小在大户人家娇生惯养的,哪里像是从小没爹没娘的?所以你肯定是因为一些事和令尊令堂闹了别扭,被他们送到道观里修行收心,然后你就伺机偷了一个叫韦若昭的道姑的度牒跑来了长安。至于和家里闹翻的原因,你这样年纪的小姑娘,我猜十有八九是为了婚配之事……”他竟然全说对了!韦若昭有些兴奋,却也着急地赶忙用手去捂独孤仲平的嘴,急切地道:“你小点声,我现在真的是韦若昭,也只能是韦若昭了!”独孤仲平听出她话中颇有些未便言明的关节之处,却未加理会,道:“玩够了就回去吧,别让你的父母亲人着急……”“我回不去了!”韦若昭一双大眼睛直直盯着独孤仲平,“我现在是替两个人活!以后再告诉你怎么回事,现在你必须发誓绝不说出去!”听这话的意思,如果独孤仲平答应发誓的话,韦若昭倒是很愿意把这个秘密奉上的。看着韦若昭认真的模样,独孤仲平只叹了口气,道:“誓我可以发,可你,应该早过了相信发誓的年纪了吧?”这一来韦若昭只得闭口,秘密算是保住了,可不知怎的,她倒隐隐有些失落。好在这时,金吾卫的捕头韩襄突然骑着马从斜刺里跑了过来,来到近前急匆匆翻身下马。“快快!独孤先生,庾大人有请!”韦若昭又恢复了兴奋,道:“哦?出案子了?”独孤仲平当即白了她一眼,韦若昭这才觉得自己欣喜的神情有些不妥,急忙收敛了些,却还是按捺不住心底的期盼。韩襄忙不迭点头,道:“庾大人之前可能犯了个错,可没想到会闹出人命来啊!”位于布政坊的右金吾卫衙门内,金吾卫右街使庾瓒正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在屋子里转来转去,一见独孤仲平进来,当即不顾身份体面,冲上前一把拉住独孤仲平的手,没头没脑地颤着声说道:“独孤老弟,你可得救我啊!”“救你?”独孤仲平看庾瓒着急的样子实在好笑,忍不住故意逗他,“这话可是怎么说的?我一介草民,不过是个小小画师,而庾大人堂堂朝廷命官……”庾瓒几乎快要哭出来了,可怜兮兮地看着独孤仲平,道:“你就别拿我寻开心了,这案子非比寻常,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呢!嗨,都怪我!”庾瓒不住摇头叹气。“人命嘛,这长安城还不是三天两头出,庾大人应该高兴才是,不然你怎么还会有这个官做?”独孤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