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也。”夫人道:“‘听月’二字,本起得新奇,若非仙题并一首仙诗,后人必议为荒谬。裴义父在日曾说仙赐匾额,也是八月中秋夜赏月之时。今又值佳节,听月之情既已团圆,听月之时尚少润色。老爷何不步韵和他一首?也是听月增辉,名楼生色。不知老爷酒后对月,有此逸兴否?”宣侍郎笑道:“狗尾续貂,未免贻笑大方。”夫人道:“老爷何必过谦了!丫环快些斟酒,代老爷润肠。”丫环答应,斟上酒来,又取过文房四宝,并一幅松笺,摆于桌上。宣侍郎一面吃着酒,一面铺纸濡毫笔不停。顷刻,成了《和〈听月楼诗〉》一首,递与夫人,笑道:“献丑了。”夫人接过一看,只见上写道:
诗曰:
银河皎洁月光清,人倚楼中入眼明。
但听风微和露滴,蟾宫应有读书声。
夫人看毕,连声称赞道:“得此一诗,压倒元、白矣。”也命丫环粘于壁上,又斟下一巡酒来。还未吃完,忽见楼外一片彩云冉冉自空而下。侍郎夫妇大吃一惊,忙向楼外一看,见云中间站着一位道者,左执桂花,右执斧子,云旁站着一人,好似裴公,对着楼上说:“感尔夫妇多情,特来一晤,以完情缘。”说毕,腾空而去。侍郎夫妇在楼板上拜谢。后来侍郎也升了尚书,告老回去,就将听月匾额移于故乡,也建一楼,安上以留仙(足亦)。夫妇偕老,子孙绕膝,世代书香,皆此楼佑之云尔。
非关司寇风流,焉有宣生好逑。
名著梯云仕路,功成听月仙楼——
豆豆书库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