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日到了五台山。五台山一名清凉山,相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为中国四大灵山之一。
孙伯南在山下向路人问明了路径,知道挂月峰乃是在五台中的西台,他便一直上山。
这五台山上寺院之多,总在百余之数,因此一路上不时可以看见僧侣们上山或下山。
越走越高,已处身峰之中,忽见前面黄杉连闪,眨眼间两个黄衣僧人,施展出轻身功夫,转过山腰去了。
原来五台山的僧人分为青衣僧和黄衣僧两种,黄衣的尽是喇嘛,青衣的便是寻常佛门弟子。
在那菩萨顶寺的真容院,居有达赖喇嘛派来的“札萨克”,管领一众喇嘛,因此远至蒙古的王公也常来五台朝拜。
孙伯南想道:
“这两个佛门密宗弟子何以会在这山上露出功夫,看来行色非常匆匆,不知有什么要事?”
顺脚绕过去一看,山后有座林谷,但密林之中似乎又有一片空地。
那两头黄衣喇嘛疾如飞鸟般跃下谷中,穿林而入。忽见对面山上也来了个青衣和尚。
这时双方相距本来甚远,但因为孙伯南目力奇佳,他已看出那和尚年纪虽轻,面目清俊,脚下又快又稳,分明乃是一个内家好手,比之刚才那两个黄衣喇嘛还高出些许-
当下不悦地想道:
“这个五台乃是天下四大灵山之一,这些佛门弟子难道是因为派系才因而发生争执吗?”
他可是个正义磊落之人,想得到他们不该,便跑下山去,眨眼已到了谷底,使出绝顶轻功,一迳从林子末端踏叶飞越。
前面豁然开朗,敢情是片矿场,地上全是茸茸青草,林边尚有座石屋,却坍了一角,门外一个炼药的鼎和火炉,都倒在地上。
在那片旷朗的草场中,这时正聚集着不少人,那是十多个黄衣喇嘛和两个青衣僧人。
但见那人衣衫褴褛,发如飞蓬,胡须似戟,竟看不出面目。
手中持着一条红白相间的长索,这时仅仅盘膝而坐,但毫不影响那两道蛇也似的长索。
兀自漫天飞舞,挡住十余喇嘛的进攻。
那两个青衣僧人站在战圈外面,没有参战。孙伯南想道:
“是了,那人一定是青衣僧人这一方面之人,但人家光是坐着,那十余个喇嘛就已干不过人家了。这条红白相间的长索,乃是合籍双修的诸葛元夫妇所使用的。看这个人的家数一定是诸葛元所传无疑,只因听说诸葛元风度翩翩,乃是美男子,焉会这般模样”
正想之间,两个青衣僧人其中一个年纪轻的,即是早先得见的一个,大叫一声,一众黄衣喇嘛齐齐摆手,跳出圈外。
那穷汉模样的人也收回长索,盘坐不动。
只听那年轻和尚道:“你是诸葛先生的什么人?”
那人翻眼看他,却不答话。
年青和尚又道:
“虽然佛门弟子不该妄起嗔念,可是像你这般行迳,也是不对!人家在此谷炼药,已达十年,刚刚大功告成,你便抢了三粒,还踢翻了炉鼎……”
那人仍然不言不语,甚至连眼睛也闭了。
孙伯南心中暗道:
“这人想是刚刚抢到灵丹,服将下去,却没有时间运行真气辅导药力!”
那个年轻的青衣僧人想是也看出这个情景,便愠怒地哼了一声,倏然大踏步向前走近去。
那蓬松戟须的大汉双腕一抖,两道长索如长蛇出洞,一条毕直电射,一条却从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