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外,但也步履倾斜不定。那灰衣人却纹丝不动,口里说:“是呀!路滑,要小心!”
说时迟,那时快,突地从半山上像飞星倒泻一样的冲下一个人,一瞬间便到了两人面前。只见他两袖带风之声,蓦地右手一带便将杨振刚带过身后,左手骈指如朝,“顺水推舟”直向那灰衣人的“期门穴”点来。这叫做,预防不测,先救爱徒,再打劲敌。
那灰衣人不防有这一着,也来不及看清来人面目,急将双足一点石郴,
那被唤作金华的灰衣人,急忙拜倒地上:“师伯,小侄无礼,未曾晋谒,倒劳你老前来迎接。”
那从半山上冲下来的人,正是柳剑吟柳老拳师。原来柳梦蝶鬼灵精,在那灰衣人上岸时,她就一溜烟地抄小径回去告知老父。柳老拳师以为是什么江湖好汉,慕名寻事,却料不到是自己的师侄。
当下金华正待倾诉,柳老拳师说:“别忙,且在我家门前的柳林歇歇再说。”那柳林中设有石桌石凳,是柳老拳师平时避暑或和村人闲聊天的地方。
金华在柳林中坐下,也顾不得回答柳老拳师问他师父的近况,马上便拿出一封信来,柳老拳师看了,神色大变。
这封信正是柳老拳师的师弟,山东太极丁的儿子,丁派掌门人丁剑鸣写来的。内中所说的事情非但关系柳老拳师师门的荣辱,而且关系着关内关外武林的团结,弄得不好,就会生出滔天风浪。因此虽是柳老拳师江湖阅历甚多,也不能不阅信色变。
列位看官,要知道信中说的是什么事,且先待在下交待一下柳老拳师和丁家的历史。柳老拳师柳剑吟的父亲是山东太极丁的远房亲戚,虽说是远房亲戚,但居处相隔不远,两人脾性也颇相投,柳剑吟七八岁时,他的父亲也曾请太极丁教他技击,但偏偏柳剑吟小时生得非常瘦弱。太极丁说,太极门的功夫是“不打不教”的,要学在对敌时能够实用的技击,必定要和师父常常“过手”(即演习对打),给师父掷得头崩额裂是常有的事,恐怕柳剑吟的身子受不了。因此只能教他一些太极拳的架式,作为强身之用,要待他身体强健后,才能教他太极门中虚实变化的应敌招术。
柳剑吟这个孩子却似乎特别和武学有缘,太极丁虽然不教他应敌的招术,他却总是留连在太极丁的练武场边,看他的门人子弟练习。这样过了一年光景,柳剑吟的父亲因为只是一个小自耕农,丰年时还能自给自足,恰巧那年碰着荒年,赋税又重,谋生不易,他有一个朋友在邹县做生意,叫他去帮忙,他就带柳剑吟过县去了。
光阴眨眼又是三四年,一天丁老拳师正同几个门人弟子在家门前闲话,遥见门前数十丈外有两只大水牛不知怎的打起架来,有一只牛斗败了急急向前奔跑,后面那只大水牛也急急地衔尾追来,正在此时,忽见一个孩子像箭一样在路上飞跑,好像不曾留意到那两只水牛。忽地那前面的水牛已迎面冲来,堪堪就要碰上,太极丁急得“阿呀”一声,立刻飞跃上前援救,那料还未到人、牛之前,已听得扑地两声巨响,那两只大水牛已滚出路边一丈开外。太极丁是武林名手,眼睛锐利,一眼便看出那孩子使的正是太极拳中“野马分鬃”的手法,顺着两只大水牛的冲劲,用左掌一带前牛,右掌斜按后牛,两只牛已经发劲,给这孩子一带一拨,便都倒地滚出路边去了。这正是太极门中“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的功夫。
太极丁再定睛看这孩子,又“啊呀”一声,这不是柳剑吟还是谁?当下就问他为什么回来,怎的练得这一身好身手?原来在柳剑吟离开太极丁后,还是照常练习,而且默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