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士道:“能过。”那少年抬脚便要过关。
那兵士急忙伸臂拦住:“哎……官凭。”
那少年道:“不是没有么。”
那兵士笑道:“没有官凭,那么……”右手伸出,五指大动,便是要东西了。
那少年自然晓得他是要钱,偏偏装作糊涂:“没官凭。”
那兵士嘿嘿一笑:“自然不是要官凭,是要那个了。”
那少年依旧道:“哪个?”
兵士气不打一处来,板下脸道:“别装蒜,银钱。”
那少年笑嘻嘻道:“原来要银钱,银钱么倒也有,不过这过关不是要官凭么?银钱比官凭大么?”
那兵士笑道:“我看你也是读书人吧,怎不知皇上都要向孔圣人磕头,官是皇上家的,孔方兄是圣人家的,自然是孔方兄大了。”
那少年哈哈一笑:“原来这么个大法。”左掏右掏,掏出一枚铜钱,笑道:“孔方兄啊孔方兄,今日我才知道你有多大。”将那枚铜钱郑郑重重放到兵士手里。
那兵士道:“一两银子。”看这少年虽着白衣,无职无品,衣上却绣着金线,自然是个有钱的主。
那少年笑道:“奇怪也,银子又不姓孔,自然没有官凭大了,这可不行,还是这孔方兄大。”
那兵士不禁恚怒:“少罗嗦,不想过关就别给钱。”
那少年道:“哪里哪里,钱不是已经给了么。”
那兵士怒道:“这才一钱,要给千钱。”
那少年笑道:“孔方兄不是大么?怎么一个还不够。”
那兵士也拿他无可奈何,不再饶舌,冷笑道:“你给还是不给?”
那少年掏出一锭银子,足有六七两,拿在那两名兵士眼前晃来晃去,笑道:“给又如何,不给又如何?”
那兵士嘿嘿笑道:“好说,给了便过关,不给么就请你从别的关卡过了。”此处向东百里可走阆中道,向西更不得了,要走阴平古道。
那少年故作为难:“这哪里来得及?还是走剑门关的好。”见那兵士一脸得意,陪笑道:“这样吧,十钱如何?”
那兵士怒道:“岂有此理,千钱。”那少年道:“十钱。”
旁边一名兵士看的不耐,呼道:“我看,八百算喽。”
那少年嬉笑道:“二十钱。进长安城也不过这么多。”
那兵士哼道:“长安算什么?它有那么多门,这里只有一条路。”
那少年一拍脑袋:“我倒忘了,蜀道难么,‘噫吁唏,危乎高哉。’”
两兵士听他背的是李白的《蜀道难》,大有得色,这兵士读书虽少,但职守剑门关,《蜀道难》却要人人会背诵,不然如何和人讨价还价,却听那少年道:“‘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登时脸如寒冰,道:“好小子,大爷就是豺狼,三千钱,给就过,不给就别过。”
那少年笑道:“我既不给,也要过。”
兵士冷笑道:“你想闯关不成?”
那少年道:“闯关虽然不难,不过打打杀杀,伤着你们就不好了。”
那两名兵士大怒,那少年却理也不理他们,自言自语道:“自古华山一条路,那是不错的,难不成剑门也只有一条路?”四下张望。
兵士嘿嘿笑道:“不错,剑门就是一条路,有本事你别从大爷这里过,变成鸟儿飞过去。”
那少年笑道:“好,好,正有此意。”一伸手,那兵士只觉臂弯一麻,手中的一枚铜钱又被那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