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本、有人才的黄道舟有底气,大领导们接见他时,他庄严承诺,力争五年内把“全力”空调做成世界产量第一、性价比第一。
豪言壮语放出去了,绝不能食言而肥。
从首都回来后的黄道舟立刻跟黄瀚谈心,谈如何才能让“全力”空调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黄瀚当然希望爸爸能够做到。
出主意必须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黄瀚提醒爸爸万万不能盲目上产量,必须严抓质量。
想要“全力空调”的质量赶超小日本,有干劲、喊口号不能解决问题。
集思广益完善已经建立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要做到哪怕一个铜接头出了问题都能追责到生产的某个工人。
黄道舟自认为“全力企业”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是管理做到如此细致,有可能吗?
他觉得黄瀚要求的那种质量管理体系太理想化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于是乎,黄瀚建议黄道舟组团去山东青岛参观学习,那里有一家成功走出国门的好企业呢!
但看看人家是怎么做到所有的零部件都可以追溯到生产工人的。
去学人家的管理,要求人家派一些管理者来“全力企业”培训干部,参与现场管理都可以有啊!
黄道舟听说过这家企业,因为“事竟成超市”一直在销售人家生产的电冰箱,顾客的反馈蛮好的。
又听黄瀚介绍后,特感兴趣,当天就联系。
三天后,黄道舟带着最起码拥有本科学历的中上层干部赶去了青岛。
此时的“全力企业”比人家牛十倍都不止,再加上黄道舟******的身份,人家哪有可能不接待?
谁知道,“全力企业”来了两辆客车的人,根本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住了下来认真学习现场管理。
“全力企业”的同志们彬彬有礼,根本用不着人家招待,自己解决吃饭、住宿问题。
带头人黄道舟不仅仅虚心学习,还跟人家张总谈合作,毕竟“全力企业”在制冷压缩机研发、风机噪音、集成电路上取得了很多国家专利。
人家生产的冰箱同样有降低噪音,提升集成电路质量的需求。
黄道舟的意思很明确,不白学人家的管理经验,可以用免费提供专利许可来换取。
如此态度,人家还能说什么,互相学习呗!
这一学就是两个星期,回去时还带走了十几个人家的中高层管理者,不是挖了人家的墙角,而是请这些管理者现场教学至少三个月。
让黄瀚没想到的是,黄道舟回来两个星期后,人家张总也带着团队来学习“全力企业”的成功经验。
他们认为“全力企业”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点建设有独到之处,也准备采取这种模式。
得!看来两家大企业准备强强联合啊!黄瀚乐见其成。
人家张总还实地考察了沪城已经开业的七家“事竟成超市”,跟张芳芬洽谈了明年的合作,当然给了更多优惠。
在各行各业的大发展中,在重拳清理三角债中,九二年过去了,这一年国家的经济增长再次回到了两位数,积攒了实力。
这一年中国更加开放了,股市成就了不少发财神话,这一年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接下来中美关系逐渐改善。
这一年“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达成。
这一年黄瀚跟老婆表白遭拒!简直是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