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秩序

第133章 中枢之要三

第一卷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枢之要(三)

p:

感谢乾元亨利贞、无文字休言命、听海的歌等兄弟的打赏。

自晋阳崛起后,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出身的李氏门阀取得了天下大权,建立了大唐帝国。作为关陇势力的代表,李氏本身又需要削弱这一势力对自己的掣肘,这是上位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选择。故此,在大唐初期的八十年中,皇室在东都处理政务的时间达到了四十五年,反而超过了作为国本之地的西京。

得益于此,洛阳的营造就算略微不及长安,却也差不到哪里去,尤其是武皇执政之时,洛阳的繁盛甚至隐隐然超过了长安,成为了天下中心。

肃代之后,因为安史系军事集团的割据,离河北较近的洛阳便逐渐远离了作为国都的定位,虽然名义上仍然保留,但实际功能不脱一州之效。因此,洛阳才渐渐萧条起来。不过也正是源于此,近三十年来长安遭受反复破坏的悲剧并没有在洛阳上演,也使得洛阳的保存情况要良好得多,虽说曾经在安史之乱其间被回鹘人破坏过一次,但破坏程度远远低于长安。

梁王近几年一直打着改朝还代的主意,他的计划便是定都于洛阳,所以天复元年以来,整个河南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都在向着洛阳集中,将衰败的洛阳几乎修葺一新。只可惜这番举动最终成了为人嫁衣,梁王种下的桃子没能自己亲手采摘。

天佑三年六月初一,洛阳戒备森严,幽州军统制孟徐兴、点检王义簿、司马薛继盛各自就位。幽州军是前天入城的,入城后驱散了天子征募的所谓禁军,很快便接掌了整座洛阳。三人各有分工,孟徐兴负责外城防务,王义簿负责皇城防务。薛继盛则负责宫城的掌控。

孟徐兴站在定鼎门城楼上,挨个观望各处要点,见军士们都布置妥当。于是点了点头。掌旗兵将一面满是灰尘的土黄色五爪金龙唐旗从城楼上降下,升起了一面同样的旗帜。但却更新,周边以金线缝纫,尤其是中间那个“唐”字,在耀眼的阳光下反射着夺目的金辉。

九通震耳欲聋的大鼓之后,定鼎门外驶来一队车马,旌旗招展,彩罗飘飘。百名盛装武士各执斧钺戟锤为先导。其后由数十名文武官吏簇拥着六马车辇缓缓而来。伞盖下端坐着一位少年,好奇地左顾右盼,却正是太子李祯。

为太子李祯御车的是新晋宫苑使张茂安,太子左首边跟车行进的依次是左枢密使韩全诲、右枢密使张居翰、宣徽使张承业。太子御辇右侧。则是骑马伴驾的燕王李诚中。

定鼎门外有五十余名官员正在等候,为首的是刚刚起复获职的张濬,天子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位在首宰,乃百官之先。张濬身后是尚书右仆射裴枢、门下侍郎独孤损、中书侍郎柳燦。如今朝堂式微。定鼎门外的这些官员,已经是洛阳城内七品以上的所有官身了,如果不是天子临时将罢黜已久的张文蔚、崔远、杨涉等十多人招来,迎候仪式会显得更加寒酸。

张濬率百官上前,跪拜太子乘舆。十岁刚出头的太子略显紧张的看向身旁的韩全诲,韩全诲低声道:“殿下,就按之前的议程来就好,别紧张。”太子又望了望右边骑马的李诚中,李诚中向他微笑示意,于是太子鼓起勇气,开口道:“众卿免礼!”

张濬等起身,又向李诚中躬身施礼,李诚中下马,将这些朝官逐一虚搀而起。

车辇再次启动,穿越定鼎门,沿定鼎大街向北而行,过左右十二坊,径直来到天津桥。

洛阳横跨洛水之上,洛水东西流淌,将洛阳城分割为南北二区。过了天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她因为奶奶的矮柜拥有了连通古今的奇妙能力,从而成为了荒年中苦苦守城的镇南王的有力助手。 当大雪封城之际,她毫不犹豫地送去了羽绒服、羊绒衫、雪地鞋、极地帐篷以及大花被等物资,为守城的人们带来了温暖。 在食物匮乏之时,她又及时送去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包括粮食、水果、鱼虾肉以及每天不重样的小零食。 而当敌军凶猛攻城之时,她更是提供材料,助力制作机关战甲车。 最终,边城得以守住,镇南王也变得天下无敌。 而
佚名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我喜欢用ai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佚名
小小假太监
小小假太监
佚名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穿越 】+【 系统】 + 【双世界融合 】顾辞意外猝死,穿越到权谋争斗的庆国,成了个守城小兵,在命悬一线的时刻,他觉醒了霸者无双系统,杀敌就会变强。十年时光匆匆而过,顾辞在南征北战中为庆国平定了无数叛乱,征服了多个敌国,让庆国的疆域不断扩张,威名远扬四海。但就在他满心以为即将功成名就之时,庆帝却收缴了他的兵权,只封给他一个地处偏远的小城城主之位,顾辞心里清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给那位集万千宠爱于
顾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