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根出神入化,变幻无穷,倘剃去了,老孙神通也完了,却如何替你开山辟路、降妖拿怪?”三藏道:“此话当真?”孙猴便拔两根猴毛,吹口仙气,变成两条蛇,昂头吐须,去咬赵钱两校尉,吓得两人落荒而逃。孙猴呵呵大笑,收了汗毛。两个觑了半天,才大着胆子回来,脸还没复了正色;心里把悟空恨得不行。唐僧见状大喜,道:“既如此,为师便许你带发修行,做个行者。”悟空自此又称行者。
唐僧师徒几个过了莲花五行山,已近午时,寻一平坦处打尖。行者道:
“师父,徒儿为你化缘去!”三藏道:“天神,这四下里没人烟,你去何处化缘?”行者道:“方圆三千里总有人烟吧!”赵三钱五便撇嘴;意谓行者吹牛皮。那行者又道:“师父,可有钵盂?”三藏道:“有,有!”便解包袱,行者瞅见袈裟、毗卢帽、金钵、笑道:“师父穷家等势的,包袱里还有些私房哩!”三藏道:“这些物品,再加上这根锡杖,皆是皇上所赐,贫僧谢拒不成,只好带着。”又逗趣道:“带着也好,逢上饥馁困苦之际,可典当了换几两碎银,也好度过难关。”
行者道:“师父说差了。老孙当年天上地下,甚宝贝没见过!这几件宝物,价值连城哩!师父若走到哪国哪乡,走得辛苦,想就地当个财主,便把它们变换成几万两黄金,构精舍,筑花园,娶妻纳妾,享用一世也同不完!”
听得两校尉目瞪口呆。那唐僧闻言只一笑,“贫僧誓游西方,岂可贪富贵美色而毁大节!”行者笑道:“佛祖先时也曾娶妻生子,却也未误得道成佛。
师父何必讳忌莫深!”唐僧道:“阿弥陀佛,悟空不可乱说!”行者道:“不乱说,不乱说——老孙与你化缘去!”又问:“一个瓦盂,一个金钵,却叫老孙用哪个?”唐僧沉吟,行者细觑瓦钵,叫道:“这瓦的毕竟斗不过金的也!”唐僧一瞅,瓦钵叫金钵碰裂纹了,道:“却也只好用皇上给的金碗了!”
行者笑道:“常言道‘捧着金碗讨饭’,今日可应验了!”腾云去了,倏忽不见。
唐三藏不免赞叹,便听赵三、钱五酸溜溜道:“唐长老既有这般高徒,还要我等没本领的跟着赘事!”唐僧道:“贫僧又细细想过了,两位将爷想回去,贫僧也不敢强留,只是唐王面前如何交待?”两人听了,垂头丧气。
三藏从糇粮袋里取出烙饼让他俩吃,两人均说“不饿”,闷闷睡在树下。不过半个时辰,孙行者化缘回来、钵盂盛着热腾腾的黄米饭。唐僧又让赵三、钱五吃。两人道:“小人哪有福份吃孙长老腾云驾雾化来的斋食!”唐僧只好吃了半钵,余下的行者吃了,去溪边洗净金钵,收拾好,重新上路。
唐僧一行又行了几日,且喜路上定宁。这一日,因贪赶路,误了宿头,在一片山林里露宿。行者扯了些草,给师父在一棵大树下打个地铺,两校尉骂骂咧咧,离三藏八大远睡下。才躺下就惊咋,原来一只四脚蛇自身边爬过去了。孙猴不惯睡地,便攀上那棵大树,在一个树杈里打盹儿。
夜半,忽听下头行动静,原来是赵三、钱五在窃窃私语。行者便使神通、变成一只小蜢虫儿飞过去,在他俩头上盘旋,只听钱五道:“兄弟,咱们不能再跟这秃驴走了,活受罪不说,有那毛脸猴儿在,咱日天的本事也显不出来!到最后落个白忙乎!”赵三道:“哥,小弟早就想溜,可有家归不得。
这违旨之罪,要火九族哩!”钱五道:“我倒有个主意..”放低声道:“一不做,二不休,咱哥俩明日寻机会把那秃驴杀了,劫了他的包袱,去那伊昌国隐姓埋名,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