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上,囚名童子显得很有点紧张。
白刀童入门最迟,但年纪却是最大,也比较成熟,一向最为机警,他一再打眼色、手势、要三剑童“看着点”。
一直在轿子深帘内的无情,却似完全看到外面发生的情境,经过黄裤大道之际,无情忽问:
“你们担心有人来劫囚车?”
白刀童名字就叫做白可儿,他第一个承认:
“是。”
无情一向在平常起居生活间、言谈里施教,说法,因而故意追问下去:“你们以为救天下第七的人会在这儿下手?”
白可儿道:“是的。”
无情问:“为什么?”
白可儿道:“因为在闹市里劫囚犯,只要引起混乱,方便下手,容易得手。”
无情道:“你说的对,可是,只怕劫囚救人这种事现在不会发生,也发生不了。”
这次到白可儿问:“为什么?”
无情反问:“你们认为谁会救天下第七?”
铜剑叶告道:“当然是天下第六的朋友和同道了。”
无情道:“像天下第七这种人,只怕仇人多朋友少,至于同道——他是个杀手,这个杀手非常狠,所以平时也没什么帮手,何况,杀手只负责杀人,不是负责帮人、救人的。”
银剑何梵试探着道:“可是,他毕竟是蔡京派系的人。他们那一帮人一定会派人救他的。”
无情叹道:“蔡京这一帮人才不像王小石,只有王小石这种人才会为两个兄弟动用一切力量,甚至把自己也毁了进去、豁了出去当街劫囚救人的。蔡京之所以为蔡京,他是决不会做这种傻事。”
银剑何梵心有不解,追问道:“公子是认为王小石那一干人,因救义友劫法场面致给逐出京师,是傻事愚行了?”
无情叹了一口气。
他收容这四童之初,他们都只五至八岁不等,而今多年下来,他们随着岁月增长见识,平时有的肯学习(像何银剑、叶铁剑便很肯学习),有的肯读书(如陈铜剑、白刀童就很肯苦读),但毕竟不像已英年早夭的金剑童林邀德一样,在日常生活中既勤奋好学,又能静心养性,在书斋博览群……
可惜他早死。
为此,无情非常痛心。
他一向特别疼惜他。
上天就是这样,你愈是注重的东西,他愈残狠的把它攫夺。
年纪轻轻的无情,己学会尽量不去注重任何人和事,这样或许还能减少、减轻部分感情上的冲击。
——心无望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梁。
佛经中亦有此谓。
他学习无情。
所以人称之:无情。
可是无情却不想误导了这几个白壁无垢的孩子。
他不愿意传达太多负面的讯息给他们。
——如果他们一开始就认为这世间的好的、诈的、坏的当道得势,那么,只怕成长以后的他们,也只好是坏的、诈的、好的了。
要是他们在性格上会有这种变化,无情觉得自己是责无旁贷。
他不想如此。
他有一个很不快乐的童年。
他更有一个压力过重、负担过度的少年时期。
他不欲而今的“三剑一刀童”重蹈他的覆辙。
所以他回答说:“王小石他们不是蠢,而是够义气。他走的是直行路,取的是坦荡道,义所当为,仁者无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