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崇祯大一岁

新三百四十四章:希望就在前方

我比崇祯大一岁正文卷新三百四十四章:希望就在前方兴和军不占升斗小民的便宜,绝对做到了公平买卖。

牵头人王三净赚了三两多银子,挑着担子跟来来的十几人最少的都能够纯赚四五百文。

升斗小民赚到钱了,干劲儿自然足,当然想方设法进货再来兴和军营地交易。

有了赚钱效应,自然有更多人参与。

归师途中的兴和军居然能够大量购进粮食、蛋品、猪羊、鸡鸭鹅,伙食标准蛮高。

打下登州城的黄毅真的发了大财。

又因为耿月如已经建立了粮食供应体系,紧急情况下能够满足一个月内运送不低于二十万石粮食到达张家口。

而且是以稻麦为主的粮食,以麦子为例计价,到达张家口的价格不低于一两二钱不高于二两二钱银子一石。

价格不一样不仅仅是因为买价有波动,还因为路途有远近,还有个重点影响粮食价格的因素,那就是蝗虫般的流寇。

但凡流寇过境,几万几十万原本活得下去的升斗小民彻底绝望,一斗米十两银子也不希奇。

明末的粮食越来越贵,明朝初年江南一石精米的价格才五钱银子。

这么高的粮价,必然导致社会秩序崩塌,直接酿成人吃人的悲剧。

如果黄毅没有靠缴获积攒下几百万两银子,也买不起这么多高价粮食。 时空小说网

一个月二十万石粮食意味着什么?

以一人两大碗厚粥计算日消耗,意味着能够多养活至少一百五十万人口。

所以黄毅更加豪横,不仅仅把所有的俘虏和一部分幸存者带回根据地,

还下达命令沿途收留所有愿意去根据地安家落户的饥民、流民。

居然有这等好事,被流民、饥民折腾得如坐针毡的文官老爷们乐开了花!

欢迎兴和军过境,保证该提供的本色足数且保质保量!

然后这些州城府县主官都有了默契,把他们管辖地盘上的流民、乞丐全部往兴和军回师的必经之路赶。

黄毅需要人口,多多益善,根本不担心收到懒汉。

强制劳动不是说说而已,抗拒劳动的懒汉有被打死的可能性。

本着不强迫自愿跟随的方针政策,只要来了就肯定供给两顿,每顿能够领到一大碗立得住筷子的杂粮粥。

但是兴和军不能被饥民、流民影响行军速度,青壮年男女不可以坐马车,跟不上队伍的算自然淘汰。

然人的潜力真的无穷大,这些饥民、难民、流民看到了和颜悦色的兴和军,吃到了一大碗厚实的粥心中充满了希望。

他们舍不得丢下坛坛罐罐破被子烂衣衫,每个人的负重未必低于兴和军辅兵。

然他们少有掉队的,希望就在前方,有些人宁可累得号啕大哭,也一边哭一边不停迈步向前再向前……

黄毅是崇祯六年正月初二率领人马离开登州,是最后一批离开的平叛队伍。

相对于前几批,这批人马有足三个把总正兵外加一个百总女骑兵。

因为绝大多数难民已经跟随前面的队伍走了,黄毅亲领的队伍里只有三千多。

谁知道因为兴和军美名远播,一路上来投奔的升斗小民络绎不绝。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她因为奶奶的矮柜拥有了连通古今的奇妙能力,从而成为了荒年中苦苦守城的镇南王的有力助手。 当大雪封城之际,她毫不犹豫地送去了羽绒服、羊绒衫、雪地鞋、极地帐篷以及大花被等物资,为守城的人们带来了温暖。 在食物匮乏之时,她又及时送去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包括粮食、水果、鱼虾肉以及每天不重样的小零食。 而当敌军凶猛攻城之时,她更是提供材料,助力制作机关战甲车。 最终,边城得以守住,镇南王也变得天下无敌。 而
佚名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我喜欢用ai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佚名
小小假太监
小小假太监
佚名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穿越 】+【 系统】 + 【双世界融合 】顾辞意外猝死,穿越到权谋争斗的庆国,成了个守城小兵,在命悬一线的时刻,他觉醒了霸者无双系统,杀敌就会变强。十年时光匆匆而过,顾辞在南征北战中为庆国平定了无数叛乱,征服了多个敌国,让庆国的疆域不断扩张,威名远扬四海。但就在他满心以为即将功成名就之时,庆帝却收缴了他的兵权,只封给他一个地处偏远的小城城主之位,顾辞心里清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给那位集万千宠爱于
顾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