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都在说阿初的缺点不假,釜底抽薪拐著弯夸自家妹妹也是真。
在宋临毅的口里,十八九岁的余初是个特别简单的姑娘。
说她不擅长社交。
不关心时兴的衣服,不关心流行的妆容,不关心哪家偏偏少年郎,只专注眼前一亩三分地,关心吃什么菜配什么汤,爹爹上衙门衣服带没带够,小弟去私塾有没有饿著,类似于这样琐碎的事情。
隐晦点出了余初的孝顺父母关心兄弟。
说她特长不突出。
每日被宋大哥督促练半个时辰的字,被宋夫人压著绣一个时辰的女红,等到宋家二哥觉得她参加女眷聚会总被欺负后,也试著给她补一些琴棋诗画……大都平平。
用宋临毅原话就是:“虽虚耗光阴,却一日未辍。”
重点突出中心思想,有毅力有恒心有耐心。
然后话锋一转,借著中秋将近,说了一些余初中秋逛灯会的趣事。
比如猜灯谜快——才思敏捷;
比如摆摊卖宵夜——厨艺好;
比如救济孤寡老人——心善。
……
阿初的这位兄长,费尽心力将余初人格魅力升华后,然后点到为止,功成身退。
余初听见宋家人,回过神,打起了一些精神来:“你们俩聊什么了?”
“也就是唠唠家常,宋二哥说你每年到中秋灯会,都十分开心。”
余初陷入了回忆:“那会正是爱玩的时候,宋家爹爹严肃却不古板,中秋吃过团圆饭就放我们几个出门,摆摊、赛诗、闹灯会,宵禁了才舍得回府,哪像现在……”
哪像现在,叶同志身份特殊,出去看花灯都成了奢望。
她吐出一口气,四十五度仰望星空,用老太太的语气道:“哪像现在一把年纪。”
叶同志很不配合的笑场了,他用手拍了拍余初的的脑袋:“余老太太,你家老头子饿了一天了,能不能先赏口饭?”
余初愣了一下,推开叶某人,提著裙子就往厨房跑:“我的鱼!”
叶长谦目送余初消失在拐角处,抬头看了看头顶的灯笼,好一会儿才收回视线。
***
中秋这日,叶长谦放假在家。
他找来竹篾、纸张、浆糊、棉绳、剪刀……顺便将刚刚午睡起来的余初抓到小院子里-扎灯笼。
一个扎,一个看。
叶长谦今日休沐,穿著一袭青色的居家服,系著余初无聊练手的围裙,长发半挽,无论是穿著还是举止都显得十分闲适。
就是半低著头想著什么事情,眉间下意识皱著。
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好一会儿才记起身边还有另外一人,找了个话题:“桌上的茶点是苏记买的,你尝尝看?”
余初醒来正饿著,点点头,打了个哈欠抓著搪瓷外表的保温壶,给自己泡了杯茶。
然后从身边的小茶几上端起个小盘子,用牙签挑出一块茶点,两口茶点就一口热茶,一直吃了五六块才停下。
她端著茶盏,看著叶同志手上的灯笼骨架慢慢成型,形状越来越像一条鱼,随口道:“叶同志,你这灯笼扎的是不是有些早?”
现在下午过半,再过一个多时辰就是黄昏了,叶长谦没明白余初的意思:“早?”
余初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闺女,你可能还得等等。”
有没有孩子,都是缘分。
“哢哒。”叶长谦手中的竹篾当中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