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拯救关羽开始

第297章 为称帝调兵遣将

战场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别人的手中。

只要东吴孙权能够更冷静一些,放弃或是暂缓登基称帝,曹魏的谋算便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更别说即便是东吴称帝,蜀汉方面实际上也早有应对的安排。

唯一的好消息是,此时的孙权显然已经彻底被登基称帝之事给迷晕了,满心满脑里就只剩下了这件事情。这一点,从其不断派出使者到曹魏和蜀汉进行试探和商议的行为,就可见一斑。

也是得益于东吴派出的使者,陈群几乎是没有费什么力气,就让其使者将汉军进攻凉州的消息给带回了建业。

尤其在陈群的安排下,洛阳各有司衙门还表现出了十足的忙乱。也是让东吴的使者产生了美丽的误会:此刻曹魏已经被汉军的西进所牵制。

更妙的是,洛阳集中兵马和粮秣的行为,也理所当然地被东吴使者认为这是为了西面凉州而调集的。

于是,一封带有着明显主观判断的信件也是送到了孙权的案头。

得知汉、魏大战已经开启,孙权简直是欣喜若狂。

正如孙权之前的分析,只有汉、魏之间真正的大战起来,自己才有机会登基称帝。

随即,孙权也是将使者所传回的讯息给公之于众。

一众的朝臣们自然也很快明白了孙权的想法,随即也是纷纷识时务地就要开启劝进模式。

当然了,在一片的劝进声中,也有一些刺耳的反对的声音。

只可惜,其中最大的反对者陆逊,已经被孙权放到了荆州,其余之人也根本翻不起什么浪花。

对于朝臣们的识时务,孙权虽然也是很满意,但他还真没有立即就投入到登基之事上。

孙权当然知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道理,尤其西线凉州的战事已经进行了小半个月了,随时都有可能罢战。因此,孙权自然也是想要尽快地登基称帝。

只是在登基之前,孙权却必须要解决来自汉军的威胁。

毕竟,孙权自己也清楚,一旦自己登基,与汉一战几乎不可避免,虽然那汉军主力如今已经在凉州,但却依旧不得不防。

很可惜的是,孙权虽然想到了汉军可能的威胁,却还是将注意力放在了江夏郡对峙中的关羽荆州军团,而不是防御空虚的荆南区域。

当然,这也很好理解。

毕竟从荆北到建业,不仅路程要缩短数倍,其行军难度也要小得多。一路顺江而下,即便有军队阻击,也好过荆南那茂密的崇山峻岭。

尤其在没有当地向导的情况下,想要跨越庐陵、豫章诸郡来攻江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这样的行军,也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

另外,付燚虽然在累次作战中已经积累了些名气,但跟名震天下的关将军相比,那也是不知差了多少。

于是,在重重因素的影响之下,孙权将目光盯在关羽的身上也是合情合理的。

而为了保证自己能够顺利登基,孙权又给前线的陆逊增加了足足三万兵马,使其麾下的兵马总数达到了五万多人——这几乎是吴军总兵力的一半了。

而且,在派出了援军之后,孙权还在建业集结了足足三万兵马,随时准备驰援江夏战场。

换言之,孙权竟是为了这场登基准备了足足八万多兵马。

要知道,即便征伐山越过后,吴军的总兵力也才堪堪十万出头,这八万多兵马,已经是吴军可供调动的绝大多数的兵马了。

由此,也足见孙权对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她因为奶奶的矮柜拥有了连通古今的奇妙能力,从而成为了荒年中苦苦守城的镇南王的有力助手。 当大雪封城之际,她毫不犹豫地送去了羽绒服、羊绒衫、雪地鞋、极地帐篷以及大花被等物资,为守城的人们带来了温暖。 在食物匮乏之时,她又及时送去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包括粮食、水果、鱼虾肉以及每天不重样的小零食。 而当敌军凶猛攻城之时,她更是提供材料,助力制作机关战甲车。 最终,边城得以守住,镇南王也变得天下无敌。 而
佚名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我喜欢用ai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佚名
小小假太监
小小假太监
佚名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穿越 】+【 系统】 + 【双世界融合 】顾辞意外猝死,穿越到权谋争斗的庆国,成了个守城小兵,在命悬一线的时刻,他觉醒了霸者无双系统,杀敌就会变强。十年时光匆匆而过,顾辞在南征北战中为庆国平定了无数叛乱,征服了多个敌国,让庆国的疆域不断扩张,威名远扬四海。但就在他满心以为即将功成名就之时,庆帝却收缴了他的兵权,只封给他一个地处偏远的小城城主之位,顾辞心里清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给那位集万千宠爱于
顾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