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284章 预感到不对

京了。并上奏称,山东军务尽托岳齐,三千东平铁骑安顿在通州。都是多年的老部下了,接着六十大寿一起乐呵乐呵嘛。

此事说起来也没太大的问题,也不是没有先例,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反倒是《民生报》最近偃旗息鼓,没有跟人吵架了,转而开始重点发一些喜庆的文字。比如过年朝廷大军基本平息了济宁之乱,漕运恢复。冬季来临,运河结冰,为保证漕运,新总督张儒组织人手破冰并疏浚河道。内阁建议,陛下核准,拨款五十万两,赈济山东。五城兵马司组织防火训练,年前突击整顿治安,打击抢劫、盗窃、人贩子,成效显著,京城治安大为改观,百姓一致称颂等等。还有内阁建议今年的正月十五上元节,金吾不禁,大办灯会。

进入腊月后,百姓最在意的还是粮食价格的回归与治安的好转。

往年这个时候,城东城南都是案件多发地带。城南高端娱乐多,京城的少爷们爱往这跑,往往互相看不顺眼就能打起来。如今真不敢了,贾琏发了话,谁不让我过个开心年,我就让他年年都不开心。少了这帮斗鸡走马的少爷们,治安可不就是好转了么?

至于城东嘛,贾琏只是让御史们敲打各路帮派,过年了,看好下属,别搞事,免得大家难看。然后贾琏继续偷懒摸鱼,每日看似忙碌,实则就是在各个衙门之间溜达。并上了一道奏折,表示武备生产应该独立出来,成立一个单独的司级部门。或归于工部,或归于内务府。总之现在工部和内务府都能生产武备的现象过于混乱了。

对于贾琏的这份奏折,立刻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一家伙吸引了众多的注意力。

承辉帝直接让人把贾琏叫进宫,把潘季驯和忠顺王也叫来,三人一起问贾琏,为何快过年了也不安生,非要搞事。

说实话,武备生产确实比较乱,工部和内务府都有相关的部门,搞的有点混乱了。

看着被叫乾清宫的贾琏,忠顺王气不打一处来,直接质问:“内务府设兵仗局,此祖制也。贾大人建议整合为一司,伱是对祖制不满么?”

忠顺王也不是善茬,他是懂扣帽子的。别管他是真心如此问责,还是在演戏。贾琏心里都很明白,自己跟忠顺王即便在一条船上,那也能尿一个壶里。没事搞搞摩擦,矛盾激化了打一架,有益身心健康,升官发财。

“有话好好说,不要动辄扣帽子。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当初为何在内务府设兵仗局,我年纪小不知道,王爷年迈,难道也不知道么?”这句话说完,忠顺王顿时脸色剧变,心里暗暗叫苦:坏了,说错话了。

这事情往前追溯,还是太上皇登基之初,兵权上依靠的是勋贵集团。手里没有一点家伙事可不行啊。于是太上皇重整御马监,大办内务府兵仗局。绕开了工部虞衡司,专为御马监和龙禁尉生产装备。但怎么说呢,御马监和龙禁尉的规模就那么大,兵仗局的规模却丝毫不逊虞衡司的武备生产部门。没几年的工夫,兵仗局的产品就没去处了,只好去抢虞衡司的业务。因为太上皇偏心,工部虞衡司的业务被吞噬了不少,都开始转产民用农具菜刀了。

这番渊源要说清楚了,还是太上皇登基之初,位置不稳所致。

其实贾琏很清楚不能搞垄断,他的本意也不是垄断,而是让工部的武备局与内务府兵仗局单拉出来,成立一个新部门管辖,形成一个良性竞争,不要搞成内务府与工部之间的竞争。还有就是几十年来还算太平,两个部门的规模都有点大了,都存在做官的人多,干活的人少,机构臃肿的问题。贾琏也想借机整顿一下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她因为奶奶的矮柜拥有了连通古今的奇妙能力,从而成为了荒年中苦苦守城的镇南王的有力助手。 当大雪封城之际,她毫不犹豫地送去了羽绒服、羊绒衫、雪地鞋、极地帐篷以及大花被等物资,为守城的人们带来了温暖。 在食物匮乏之时,她又及时送去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包括粮食、水果、鱼虾肉以及每天不重样的小零食。 而当敌军凶猛攻城之时,她更是提供材料,助力制作机关战甲车。 最终,边城得以守住,镇南王也变得天下无敌。 而
佚名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我喜欢用ai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佚名
小小假太监
小小假太监
佚名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穿越 】+【 系统】 + 【双世界融合 】顾辞意外猝死,穿越到权谋争斗的庆国,成了个守城小兵,在命悬一线的时刻,他觉醒了霸者无双系统,杀敌就会变强。十年时光匆匆而过,顾辞在南征北战中为庆国平定了无数叛乱,征服了多个敌国,让庆国的疆域不断扩张,威名远扬四海。但就在他满心以为即将功成名就之时,庆帝却收缴了他的兵权,只封给他一个地处偏远的小城城主之位,顾辞心里清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给那位集万千宠爱于
顾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