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他极不相信,竟然率先出声念了出来:</p>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静灯残未得留。</p>
风冷结春寒落叶,别离长望倚高楼。</p>
迟迟月影移梧竹,叠叠诗歌赋怨忧。</p>
将欲断肠随断梦,飞燕阵连几声愁。”</p>
一遍念罢,堂内之人,除了笑吟吟地站在那里的秦刚之外,所有人几乎全部都傻住了。</p>
这何止是一篇合格的七律,这简直是一篇绝不亚于原先词作的优秀七律。</p>
宋人虽然也有人会作这类回文诗,但是大多仅仅限于通顺即可,但是能像秦刚这样,正读是一词牌,倒读却成七律,而且正反两首诗词的格律声韵,几无毛病,简直就是令人咋舌的文采呈现。</p>
连屁股一直歪坐着的李格非此时也禁不住地来回将这词与诗默念了好几遍,之后也忍不住地赞叹:“好诗,好词,好捷才!”</p>
而一旁的赵明诚,此时却是一脸的沮丧。</p>
已经进行完了的这三题比试中,他自己心里有了数:</p>
最后的背诵题,他是明知道李格非给了自己作弊的机会,他也尽力地发挥出了自认为最好的水平,却在秦刚的流畅背诵声中明白自己输得彻彻底底。</p>
每二道金石题,他虽然胜出,但是却很心虚,知道自己在这道题上有些胜之不武。</p>
而回到第一题,看了彼此的词作,他就已经非常忐忑,知道与对方的差距太大,只是秦刚没交出七律,他倒是希望李格非在这件事情上,偏架能够拉到底,就以秦刚没能写出七律,而让他能侥幸地在这题上再次胜出。</p>
但是根本就没有想到,这秦刚还能够把七律用回文诗的方式隐藏在原词中,这一场,他更是输得毫无脾气。</p>
而他的心里,已经对秦刚形成了强烈的心理阴影,外加此时的无地自容。</p>
坐在一旁一直未曾开口的王氏,显然对眼下的这个结果非常地满意,她小声地提醒李格非:“老爷,是不是可以说一下结果了?”</p>
李格非这才从眼前那首回文诗词中醒悟过来:</p>
这样一看,三题之中,秦刚明明白白地胜出了两场。他也是一个爱才之人,看得第一题的优秀程度,抛弃其他偏见,真心是喜欢得要紧。</p>
而在第三题中,虽然他也在怀疑自己女儿是否在构思或初写这两首诗时,就曾向秦刚透露过。但是,即使是有此情况存在,那赵明诚同样也得了他的提前透露。</p>
双方都在根本不知晓会来比试背诵这两首诗的情况下,赵明诚无法做到全部背对,而秦刚就是能够一字不错地全部背出,那也是天意注定他该娶自己的女儿呀!</p>
思考到这里,他才下定了决心,点点头道:“如此看来,三题比试,徐之两题胜出,便就是赢得了这一次的比试。”</p>
赵令勔一听便哈哈大笑,用力拍了拍秦刚的肩头骂道:“臭小子发什么愣?还不赶紧去拜见岳父岳母?”</p>
秦刚一得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