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小,竟有上百个之多。这时候,那些“蒙古包”外,靠关山月等来的这个方向。已经站满了人,黑压压的一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是“蒙古”装束。站在最前头的,是一名“蒙古”老人,正是关山月跟贾亮在“承德”“平安客栈”救的那名“蒙古”老人,这时候,他背后一左一右站着两名中年“蒙古”壮汉,粗胳膊、厚胸膛、虎背熊腰,真够壮的。那两名年轻“蒙古”汉子则垂着手站立一旁。
老人虽然仍是“蒙古”装束,但今天的“蒙古”装束,跟那天在“承德”“平安客栈”时的“蒙古”装束就不一样了,今天的“蒙古”装束,质地、式样、气势,都像一个旗的旗主。十四骑来近,老人带着两名中年“蒙古”壮汉前迎。小胡子带着两名年轻“蒙古”汉子,忙下马退向一旁。只听老人叫了一声:“恩人!”就要拜倒。关山月下马去拦来不及,飞身离鞍,一掠到了老人面前,伸双手恰好拦住了老人。那黑压压一片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响起了一声惊呼。这是从没有见过的惊异,也是从心里油然而生的敬佩!关山月道:“老人家万万不可行此大礼。”老人忙道:“恩人……”关山月道:“老人家要是坚持非行大礼不可,我立即告辞!”老人这才道:“恩人万万不可走,我恭敬不如从命就是。”他不再要拜了。关山月道:“我不知道老人家是一旗之主,我失礼,倒是该重见一礼才对。”他要抱拳。老人也忙拦住了关山月:“我怎么敢当?恩人这是折我,小旗,也不值一提。”关山月道:“老人家客气。”老人道:“真的,恩人请看,我旗的人、畜、‘蒙古包’,都在这里了,怎么能跟大旗比?”关山月可不知道大旗该有多少人,多少“蒙古包”,多少牛、羊、马、驼,还待再说。老人转了话锋:“我得报知道他们十个要给我报仇,我就怕他们找错人,没想到恩人到‘蒙古’来了,是不是他们拦住了恩人,有没有对恩人怎么样?”关山月要说话。小胡子抢了先,用‘蒙古语’说了一阵。老人脸上变了色,怒目向十名状汉,也是一阵“蒙古语”。十名壮汉个个低下了头,没说话。老人转向小胡子怒挥手,又是一句“蒙古语”。小胡子欠身答应,但看了关山月一眼,说了几句“蒙古语”。老人转望关山月,改用汉语说话:“我要用旗规惩罚他们,恩人要为他们讲情?”关山月这才知道,老人要下令惩处,小胡子把他讲情的事禀知了老人,道:“是的,他十位是为旗主的一番心意,也没有把我怎么样,还请老人家法外施恩,网开一面。”老人道:“他十人要杀恩人,恩人还要替他十人讲情?”关山月道:“汉人有句话,老人家一定知道,不知者不罪,我这不是好好的么?万请老人家看我薄面。”老人道:“恩人真是仁德宽厚,不是恩人讲情,我一定重罚不饶。”一顿,向十名壮汉,冷然几句‘蒙古语”。十名壮汉由络腮胡壮汉带领说话,齐声道:“谢谢恩人的大恩!”十名壮汉要拜倒。关山月抬了手:“十位,这就够了。”老人要说话。关山月道:“老人家不会又要逼我走吧?”老人忙向十名壮汉说了几句“蒙古语”。十名壮汉收势不拜了:老人又转向关山月抬了手:“恩人,请到我‘蒙古包’坐。”自有人过来,接去了关山月的座骑。那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立即退向两旁让出了中间一条路。老人的“蒙古包”,在这片草原上这么多“蒙古包”的正中央。本来如此,身为一旗之主,自是该受到卫护,天经地义。老人的“蒙古包”,也跟周遭那些“蒙古包”不一样,较为高大,颜色也不同,上头还挂了一面红色的三角旗子。想必这是表示这是一旗之主的“蒙古包”。进了这座“蒙古包”看,关山月开了眼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