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鞑靼小王子巴图蒙克一行抵达演兵场。
没过多久,皇帝也带着群臣抵达。
因为净军提前做了清场,使得校场周边并无闲杂人员围观,同时这里也是城东相对荒凉的地方……不似后来各种卫星城,至少在弘治初年,大明京师仍旧是围绕四九城形成的城池,出城三里地基本上已经到了荒郊野外。
周遭不远,甚至可以见到乱葬岗。
朱祐樘到了地方,对这里的环境,似乎有些不太满意,可能是觉得太过寒酸了。
怀恩走到近前,恭敬地道:“陛下,演炮还是太危险了,为防止出现意外,您应该到远处躲避,切不可出现在火炮的射程内。”
言外之意,万一突然有人调转炮口朝你发射,你不是要死翘翘?
朱祐樘一摆手:“我不担心……咦?怎么没见到延龄?”怀恩心里在想,果然你看到现场准备不充分,首先想到的就是你的小舅子。
话说那小子今天出城时,将会遇到一些波折,以确保他不会对今天的演炮形成太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就是……
一场没有任何人主持,也没有人操盘,还要在皇帝和外夷使者面前展现大明的威严……那就算了吧。
一场演兵而已,上升不到影响大明国力的高度。
但会呈现张家父子对大事的准备不足,以及他们能力不济,以此来呈现还得是朝中正统的文臣武将才能确保大明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怀恩道:“尚不知小国舅人在何处,已派人去催促。不过有消息说,他要先给其父用过药才会赶来,或要迟一些才能出城。”
“真是个孝顺孩子。”
朱祐樘对此居然非常赞赏。
怀恩听了一阵无语,事情也未免太扯淡了吧?
朝廷的事,难道不比一家之事重要得多?
为什么到了紧要关头,张延龄还不出现,依然能在皇帝这里赢得加分项?是不是我就不该说他在给老张治病,而说他起晚了,正在赶来的途中?
“时候差不多,让人都准备好,开始吧。”
朱祐樘走到专门为他准备的座椅前,却并没有坐下来,而是让人把他的御用望远镜给拿了过来。
随后朱祐樘又道:“给在场的诸位卿家,人人发一方望远镜,让他们也能看清楚。”
怀恩道:“陛下,是否有必要将奇技淫巧之物发给在场的诸位臣工?若是对他们有害的话……”
朱祐樘皱眉不已,问道:“左右不过是一个竹筒,加上几片琉璃而已,怎么会有害呢?”
怀恩听了不由直犯嘀咕。
先皇时,还一再宣传,这是什么黄山云母,说是上天赐给人间的礼物,是什么鬼斧神工的产物。
当时从先皇到朝中大臣,都信了这种鬼话。
现在突然就说是琉璃了?
怀恩提醒道:“陛下,听说先皇时也曾造出过一批,当时还是您主持,我记得可不是这个说法,要是因此被人诟病的话……”
“怀大伴,我认为没什么问题啊。”
朱祐樘道,“一件东西的发明创造,再到制作出来,一定有其发展和进步过程。就好像,谁也不知道用这么几片东西,就能把远处的景象拉近不是吗?”
“是……”
怀恩点头,不知道皇帝要说什么。
“正因为有上天的天然雕饰,才让世人知晓,原来用几片透明的琉璃,就能取得跟上天所赐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